巍巍蒙山高、滔滔沂水长。八百里沂蒙在烽火岁月中涌现出无数可歌可泣的动人故事和英雄传说,成为这片热土上传承至今的红色印记。10月30日,由山东省图书馆尼山书院主办、本报协办的2022年尼山书院红色经典公开课第五讲开讲,山东师范大学音乐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副院长宋春燕带读者走进大型民族歌剧《沂蒙山》,在回望历史的同时传承沂蒙精神,赓续红色血脉。
沂蒙热土上的红色传承
“人人(那个)都说,沂蒙山好;沂蒙(那个)山上,好风光。”熟悉的旋律响起,沂蒙这片热土上的红色记忆便随之打开。在2022年尼山书院红色经典公开课现场,宋春燕以《沂蒙山小调》为引,讲述红色题材呼应时代精神的沂蒙表达。
“抗战时期,位于临沂市沂水县夏蔚镇的沂蒙山是最重要的革命根据地之一。”宋春燕介绍,从1937年到1949年的12年间,沂蒙山革命根据地共发生大小战斗4000余次,当时根据地的420万人口中,有120多万民众拥军支前,20多万人参军参战,10多万名英烈血洒疆场。可以说,八百里沂蒙山区,乡乡有红嫂、村村烈士。
发生在峥嵘岁月中的故事既是烙印在这片土地上的红色印记,亦是值得赓续传承的红色基因。以一段段红色故事为原型,系列艺术形式的红色作品相继涌现。芭蕾舞剧《沂蒙》、电视剧《沂蒙》、话剧《沂蒙母亲》、电影《红嫂》《沂蒙六姐妹》、管弦乐《沂蒙史诗》的创作推出,正是以红色题材呼应时代精神的生动诠释。“沂蒙老区军民水乳交融、生死与共的革命历史,已成为家喻户晓的红色经典。”宋春燕表示,从民歌《沂蒙山小调》到多种形式的红色艺术作品,既是传统文化艺术的传承,也是沂蒙精神和沂蒙情怀的传递。
用音乐熔铸红色血脉
作为沂蒙精神的舞台艺术再现,由中共山东省委宣传部、山东省文化和旅游厅、中共临沂市委、山东出版集团联合出品,山东歌舞剧院创作排演的大型民族歌剧《沂蒙山》以沂蒙精神为创作主题,用浓郁的地方特色、跌宕起伏的故事情节、朴实生动的人物形象,再现了波澜壮阔、感天动地的历史场景,并于今年9月斩获十七届文华奖。
“民族歌剧《沂蒙山》以大青山突围、渊子崖战役为创作素材,讲述海棠、林生、孙九龙、夏荷、赵团长等根据地军民在国家存亡与个人命运的纠缠中,牺牲小我、军民一心、团结抗战的故事。”宋春燕介绍,该剧生动刻画了军民“水乳交融、生死与共”铸就沂蒙精神的深刻内涵。被誉为是“响应时代的需要、人民的需要、建设社会主义新时代的需要,充分体现沂蒙精神、展示历史画卷和英雄群像”的一部优秀红色题材艺术作品。
同为吟唱沂蒙精神的音乐作品,民族歌剧《沂蒙山》将《沂蒙山小调》中的音乐元素吸纳到唱段之中。同时,歌剧还将民族乐器竹笛、唢呐、琵琶、坠琴等融入伴奏乐队,而吸纳大量山东元素进行艺术再造,则让《沂蒙山小调》与歌剧音乐完美融合,呈现出了独具山东特色的歌剧风格。公开课现场,宋春燕分别从音乐的角度对歌剧《沂蒙山》六幕中的唱段及故事情节进行讲解,带观众走进歌声中唱响的沂蒙精神。
“山东是革命老区,在革命战争年代血与火的洗礼中,逐步形成了以‘水乳交融、生死与共’为鲜明特质的沂蒙精神。而沂蒙精神也在新时期不断发展完善,但‘群众’二字一直是沂蒙精神的精髓。”宋春燕表示。
文/图 山东商报·速豹新闻网记者 许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