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头条  |  要闻  |  山东  |  中国  |  国际  |  文旅  |  体育  |  豹评  |  财金  |  教育  |  汽车  |  消费  |  视频  |  映像  |  周刊
首页>教育频道>焦点图 > 内容详情

张璐艳:基层文化振兴的“燃灯者”

2023-04-12 17:02:50 大字体 小字体 扫码带走
打印

4月19日,2023黄河文化论坛将在东营举办。届时,一场汇聚地域文化风情的非遗展示也将在分会场盐窝镇老街长巷上演。黄河文化与特色非遗交汇于此,书写着文脉与水脉交融的新篇章。

依托老街长巷保护传承黄河流域非遗文化的新路径既是利津县基层文化工作开展的创新成果,亦是在利津县文化活动中心主任张璐艳带领下的实效之举。近年来,扎根基层公关文化服务的深厚土壤,张璐艳对接群众所需,从送文化到种文化,以“燃灯者”的姿态播撒火种,让文化进万家。

​张璐艳(左一)在“凤凰城文化艺术节”活动现场(受访者供图)

对接群众所需让文化进万家

一头连接群众,一头贯通城乡,基层既是文化服务的展示舞台,亦是孕育文化的活力源泉。正因如此,基层文化系民意、惠民生,既有文艺演出、阅读阵地建设等丰富的内涵,亦有着时下深入推进的“送戏下乡”“流动图书服务车”等外延服务。

于基层文化工作者而言,工作事务繁杂且琐碎,但究其核心离不开“文化”二字。文化活动中心承担着全县的大型文化活动的组织、基层文化活动普及、全民阅读推广、农家书屋管理等大量、琐碎的工作,这意味着张璐艳不仅要积极带领中心成员学习专业知识,提升业务水平,打造文化精专工作团队,健全完善文化人才队伍。另一方面,还要整合各项文化资源,结合资源与群众需求开展活动,传承、普及优秀传统文化,让文化真正地深入群众生活,提高群众文化素养。

当下,随着物质生活的提高,群众对精神文化生活的需求日益增长,形式也日趋多元。为了满足老百姓的精神文化需求,同时创造性传承优秀传统文化,张璐艳将目光锁定到了东营代表性剧种吕剧上。“作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吕剧是山东最具代表性的地方剧种,文化活动中心有专业的吕剧演员,是吕剧传承与推广的中坚力量。”张璐艳介绍,秉持“自己人演自己事”这一初衷,中心从演员培训做起,近五年创排了《热土》《热土情》《情满金河滩》三部大型吕剧剧目,让本土演员传承家乡文化。

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与推广不能局限于业内人士,更要汇聚各界合力将文化传播推广开来。基于此,张璐艳采取“演出+教学”的方式打造“吕阿姨”文化品牌。“我们组织开展了吕剧进校园、进课堂等活动,组织专业演员在学校进行展演,并开设课堂,教感兴趣的孩子们表演吕剧,以此来激发孩子们对吕剧的兴趣,推动优秀传统文化在校园中普及、传播。”张璐艳表示。

让城市文化融入市民生活,让市民在家门口触手可及“诗与远方”。公共文化服务工作要普惠百姓,便要精准对接群众所需。“我们的工作首先要从群众需求出发。”张璐艳坦言。为了切实满足不同层次的群众文化需求,张璐艳带领中心同事进行了多元探索和实践。组织剪纸、戏曲、广场舞等多种形式的基层文艺培训,“送戏下乡”让乡音唱响百姓身边,打造“流动图书服务车”让书香弥漫乡村……在整合资源的基础上,系列文化服务送到群众心坎上。

​张璐艳下乡辅导文艺展演节目(受访者供图)

由送文化到种文化

为了让群众充分享受基层文化建设成果,切实体会到文化服务带来的获得感和幸福感,张璐艳由送文化到种文化,打造扎根基层的特色文化品牌。

吟唱地方风土人情,传承一方历史文化。活跃在乡村里的庄户剧团既以演出的形式丰富群众精神文化生活,亦在演出中传承地方传统文化,赓续历史文脉。在走访了解全县各地庄户剧团情况的基础上,张璐艳协助各村镇街道组织注册庄户剧团,播撒文化传播火种,在群众间形成生生不息的文化传承力量。“目前全县各乡镇、街道组织注册了庄户剧团34个,业余文艺团体60个。让我感到欣喜的是,剧团的演员不仅自己学戏、演戏,还发动身边群众参与其中,很多庄户剧团演员已经成为了县里的演出骨干。”

此外,张璐艳还打造了“舞动凤凰城唱响新利津”文化品牌,让市民从台下走上台,在展现自我的同时践行文化惠民,让全民共享基层公共文化服务建设成果。与此同时,群众享受到家门口多彩的文化生活,文化生活满意度也不断提高。

据悉,在整合资源搭建平台的同时,利津县打造了系列品牌活动,各类群文活动的开展不断丰富群众文化生活。截至目前,“凤凰城文化艺术节”等群众文艺活动1000余场、书画摄影剪纸展作品展120余次。此外,张璐艳组织的“舞动凤凰城、唱响新利津”农民培训工程被评为省级公共文化示范项目,现已完成培训360期,培训文艺骨干15000余人次。

值得一提的是,在线下开展多元文化活动的同时,张璐艳还创新性推出公益文化线上培训品牌“文润心田”“文雅慕课”,开设戏曲、器乐、舞蹈等多门培训课程,组织开展公益培训336期,完成“进千村乐万家”文化惠民巡演活动3600余场。

​张璐艳(右一)组织开展戏曲进校园活动(受访者供图)

创新举措打造文化品牌

文化服务扎根人民,又以创新性的方式回归群众生活中去。这其中,凝聚着匠人匠心的非遗技艺传承更是如此。黄河自东明入鲁后,先后流经九市,最终在东营入海。东营市的利津县便是黄河非遗的荟萃之地。

利津县盐窝镇南岭村坐落在黄河岸边,是曾经山东八大盐场之首的永阜盐场所在地,繁华的过往在当地流传下了民间剪纸、老扬琴样板戏、黄河号子等一批非遗项目。而由于黄河水患频发,许多村庄反复变迁,唯有南岭子至北岭子这片高地一直未曾中断,形成了蜿蜒十里的“长巷”。

基于开展群文工作20多年的经验,张璐艳不仅组织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活动,开展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的申报工作,也在思索如何创新性地推动当地特色非遗项目保护、利用、展示和传承。 本着“保护、挖掘、传承”的工作思路,张璐艳参与组织的“依托老街长巷保护传承黄河流域非遗文化的新路径”项目对南岭村至北岭村“十里长巷”进行改造,将老手工、老技艺、老作坊等非遗文化沿街落户,发扬传承传统技艺,打造老街文化品牌,获得第五届山东省文化创新奖。“老街长巷以南岭村的主街为载体,通过对当地文化的挖掘以非遗的形式集中展示,让游客在体验中感知老街巷和传统非遗韵味。”张璐艳介绍,2023黄河文化论坛期间,黄河大秧歌、黄河夯号等当地特色非遗项目将集中亮相,以展演展示相结合的形式融入大众生活,展现传统文化“两创”成果。

守正创新,行稳致远。“对接群众所需”是20多年来张璐艳开展群文工作的初衷与核心。谈及下一步的工作计划,她亦在思考传承与传播的长效路径。“计划以直播等形式开通网上传播渠道,让庄户剧团演出等文化活动走上云端,扩大传播覆盖面,让地方特色文化走出去、传下去。”张璐艳说。

山东商报·速豹新闻网记者 许倩 实习生 李兰婷

速豹新闻网·山东商报编辑:叶福森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