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河是中华民族的母亲河,孕育了古老而伟大的中华文明。诸多非遗在黄河流域诞生,影响范围逐步扩大至其他地区。诞生于黄河畔的非遗是黄河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传承中华文明精神基因的载体。滚滚黄河之水奔涌而来,滋养了山东大地,孕育了齐鲁文化。山东有许多非遗项目在河流之畔诞生,烙印下深刻的黄河痕迹。
从农耕中诞生的民间舞蹈
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是重大国家战略。黄河流域作为我国十分重要的非物质文化保护区,长期以来广泛受到社会各界的关注。保护传承弘扬黄河文化,让黄河成为造福人民的幸福河,成为齐鲁儿女的奋斗目标。
山东是中华文明重要发祥地之一和儒家文化发源地,非遗项目灿若星河。优秀传统文化在此得到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山东也成为展现黄河文化多样性的代表区域。
黄河流入山东,为农业发展提供基础条件。山东是农业大省,千百年来,适应农业生产、生活需要的文化体系不断形成,并不断发展壮大,最终形成丰富的农耕文明。山东许多非遗项目便从农耕文明之中诞生发展。
秧歌是极具群众性和代表性的汉族民间舞蹈。民间对秧歌的起源有不同说法,一种是说古时农民在插秧、拔秧等农事劳动过程中,为减轻面朝黄土背朝天的劳作之苦,间歇会歌唱舞蹈,逐渐形成秧歌;另一种说法是起源于古代黄河岸边百姓的抗洪斗争,在取得胜利后以歌舞抒发愉悦心情。
黄河流入山东,最终在东营入海。黄河沿岸诞生出许多秧歌种类,各具特色,但其中凝聚的精神内核与黄河文化一脉相承,表现劳动人民勤劳勇敢、积极乐观、不屈不挠的坚毅品格。济南的鼓子秧歌历史悠久,锣鼓铿锵有力,舞姿粗犷豪放,气势恢弘磅礴,表现出强烈的生命力和鲜明的地方风格。演出的角色分伞、鼓、棒、花几类,演出者自由奔放的舞蹈反映出当地百姓豪爽乐观、大方热情的性格。在商河县、济阳区等地,鼓子秧歌广泛流传。此外,花鞭鼓舞、花棍舞、伞棍鼓舞等非遗项目,也都是黄河流域文化中民间舞蹈的代表。
鼓子秧歌是山东代表性民间舞蹈,阳信鼓子秧歌是其中一个重要流派,其起源可以追溯到唐代。从角色来看,阳信鼓子秧歌分伞、鼓、棒、花,表演需要跑出各种战阵队形,因此组成一个秧歌队不能少于32人,多则上百人到几百人。表演将古代军事演练过程典型化进行舞蹈表现,体现阅兵、点将、布阵、开打、收兵的过程。
黄河岸边一声号
九曲黄河奔流入海,以百折不挠的磅礴气势塑造了中华民族自强不息的伟大品格,成为民族精神的重要象征。生活在黄河岸边的劳动人民也与黄河共生存,相博弈。在与自然的斗争中,劳动人民在在拼搏中发出呐喊,由此也诞生出一种民间音乐。
《宋史·河渠志》记载“凡用丁夫数百或千人,杂唱齐挽,积置于卑薄之处,谓之埽岸”,这里的“杂唱”指的就是号子。劳动号子是在劳动过程中唱的音乐,既能缓解劳累,激发干劲儿,抒发情感,也是对劳动者的歌颂。从号子表现内容来看,有的反映地理环境特点,有的描述民俗风貌,都是地方文化内涵的体现。
劳动号子带有泥土的芬芳,也是我国重要的音乐表现形式。黄河自古多洪泛,在与洪水的抗争中,劳动人民协同劳作,逐渐形成有一定节奏、一定规律、一定起伏的号子,后演变为一种音乐形式。在广为熟知的大型合唱声乐套曲《黄河大合唱》中,第一乐章《黄河船夫曲》就采用了号子的形式,呈现出鲜明的民族风格和强烈的艺术感染力。
黄河在山东流经9个城市,在德州、滨州、菏泽等地区均有黄河号子流传。黄河号子采用一人领、众人和的形式。在劳动动作的不断重复及其节奏感,赋予黄河号子律动性,这也成为黄河号子一大特色。从歌词到曲调,黄河号子敦厚质朴、高亢有力,具有浓重的黄河文化特色。黄河号子种类繁多,主要包括黄河抢险号子、土硪号子和船工号子等。黄河号子具有强烈的功能性,号头调子拉长以让不同位置的劳动者做好准备,往后的号调较短,便于协调节奏。在劳动较为轻松时,号调也会转向舒缓。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黄河号子在劳动中的功能性逐渐减弱,以表演形式延续传承,成为黄河文化的一种表现形式。
巧手塑造黄河泥
“九曲黄河万里沙,浪淘风簸自天涯。”黄河裹挟泥沙而来,在中下游形成冲积平原,形成肥沃土壤,为农业不断发展带来丰厚条件,在黄河岸边留下的泥土也是极为珍贵的资源。
勤劳智慧的劳动人民发现了黄河滩泥的妙处,泥质细腻,富含胶质,便于成型。以黄河泥为原料制成的泥塑制品灵动细腻,极富表现力。黄河滩泥塑是一种传统的民间艺术,具有浓郁的黄河滩文化色彩。在东营垦利县,黄河滩红泥是制作泥塑的绝好原材料,黏合力强,柔软可塑。在菏泽鄄城,地下2米天然的黄河淤泥细腻、柔滑、杂质少,可塑性强而又不过于软塌,捏出的造型栩栩如生。滨州的黄河泥陶厚重大气、古朴典雅,更蕴含黄河泥沙特有的沉稳色彩和质朴韵味。其制作方式也颇为复杂,需要经过晾制、融泥、过滤等步骤,待泥陈腐放置半年以上,让其中微生物活化,保持稳定性,再进行制作。
在传承人创新之下,黄河泥也变身成更具时尚感的单品。济南陶塑的泥土取自黄河河畔,传承人王令涛将荷花、荷叶融入设计,结合三国时期魏国名士郑悫创造的饮杯,设计出一款带有“吸管”的饮水用具“碧筒饮”。根据其创意设计,水注入其中最多只有八分,再多便会全部外溢,体现“满招损谦受益”的传统美德。
除此之外,山东东营、菏泽等地也有许多以黄河泥为创作原料的非遗项目。这些取材于黄河泥的非遗产品,也成为黄河文化的承载者和发扬者。
山东商报·速豹新闻网记者 王宇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