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头条  |  要闻  |  山东  |  中国  |  国际  |  文旅  |  体育  |  豹评  |  财金  |  教育  |  汽车  |  消费  |  视频  |  映像  |  周刊
首页>教育频道>艺爆点 > 内容详情

杂技演员赵越:做一颗星星,绽放集体星光

2023-04-20 16:00:37 大字体 小字体 扫码带走
打印

前段时间,第十一届全国杂技展演闭幕,山东省杂技团青年演员赵越及其团队表演的蹬鼓节目《弈》惊艳亮相。

 

据了解,《弈》是由山东省杂技团原创杂技节目《蹬鼓》发展而来,将凝聚着中华民族伟大智慧和强大人文精神的古老竞技活动中国象棋,用杂技语言表现出来,让中国象棋更加鲜活、立体地呈现在杂技艺术舞台上。

2006年,七岁的赵越离开家乡开始学习杂技。十几年来,赵越逐渐在演出集体中找寻到归属感,也越来越爱上杂技艺术。比如,她做过《蹬鼓》的“上梢”,也愿为集体考量成为支撑同事的“底座”,努力做好组成集体的一颗星星,以自身光芒成就集体的璀璨。

 

回忆起2015年参加中非合作论坛约翰内斯堡峰会文艺晚会的经历,赵越感触颇多,“我们是山东省杂技团的一份子,在这样正式的场合中,我们代表的不是个人,而是一个集体,甚至是中国杂技。演出前大家都非常紧张,于是互相安慰打气。但是当我们真正登临舞台,随着灯光就绪,音乐响起,熟稔的技术动作便自然而然地流淌而出。”演出前无数次协作练习的化作演出的水到渠成,全场自始至终掌声雷动,欢呼声不绝于耳,节目一气呵成,获得了极大成功。

随着节目的调整,赵越从《蹬鼓》“上梢”转为“底座”。“当底座首先要保护好自己的上梢,责任重大。”赵越郑重其事道。刚刚转为“底座”时,赵越难免出现力量不足的问题。在闲暇时间,赵越额外增加力量训练,“有人坐在板凳上增加负重,我会用脚将板凳反复蹬起,每次练习不少于一百个,也会半曲腿练习力量控制。”

2016年武汉国际杂技比赛是赵越作为“底座”的第一场正式演出,位置的改变并没有丝毫影响赵越对舞台和集体的认真态度,“无论在什么位置,我都只想将自己的职责做到最好。”尤其是,操作车鼓拐弯时保证二节的平稳十分不易,赵越摒弃一切杂念,“保护好我的上梢”是演出时她心中的唯一念头。

去年11月,第五届中国杂技艺术节闭幕式暨第十一届中国杂技金菊奖全国杂技比赛颁奖仪式在河南省濮阳市举办,山东省杂技团参赛作品《弈》喜获金菊奖。在赵越看来,山东省杂技团获得的每个耀眼奖项都离不开台前幕后前辈老师和同事们的付出。“大家常常一起排练,或是女演员练习,男演员帮助‘保托’,团队氛围很好。”赵越指着心脏的位置说,比赛过程中团队凝聚力和精神是讲不出来的,但是这里能感受到。

山东商报·速豹新闻网记者 焦腾 实习生 赵静宜 曹鹏洁

速豹新闻网·山东商报编辑:叶福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