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头条  |  要闻  |  山东  |  中国  |  国际  |  文旅  |  体育  |  豹评  |  财金  |  教育  |  汽车  |  消费  |  视频  |  映像  |  周刊
首页>教育频道>艺爆点 > 内容详情

蓝关戏:一人独唱众人帮

2023-05-19 10:08:36 大字体 小字体 扫码带走
打印

“蓝关开了台,婆娘跑掉鞋。”民间俗语通过生动形象的方式讲述了蓝关戏的动人魅力。这项已有300余年历史的传统戏剧流传于莱州市及招远市境内,是国家级非遗项目,特色鲜明,富有浓厚的齐鲁文化特色。

蓝关戏始于明末,兴于清初,是一个古老的高腔剧种,有着深厚的历史渊源和群众基础。元代形成的弋阳腔在胶东地区流传下的一支遗脉,后来便演化成为了蓝关戏。据资料记载,蓝关戏又称“南官戏”“脸子戏”“连字戏”,其唱腔有“错用乡语”的音调特征,沿袭、模仿弋阳腔“其节以鼓,其调喧”的表现形式,吸收胶东民间曲调等成分,经历漫长的发展产生出独特的艺术风格。

“半台锣鼓半台戏,没有锣鼓没有戏。”蓝关戏的突出特征是一个人在台上独唱,众人在后台帮腔,仅使用锣鼓等打击乐器伴奏,乐器根据情节增加或减少使用,没有丝竹管弦相伴。演唱高腔时,整套打击乐器伴奏铿锵有力,唱到悲调时,则减去大锣、大钹,让伴音衬托出低回缠绵之感。“帮、打、唱”三位一体,形成蓝关戏的三大支柱,也使蓝关戏音乐别具一格的同时呈现出一定的交响性。

唱腔是蓝关戏音乐的主体。蓝关戏中经常使用的唱腔曲牌有高腔、平腔、悲腔、老腔、昆调等,曲体短小,音调简洁自然,表演时流畅、明快又富于艺术魅力。“七分帮、三分唱”蓝关戏帮腔的演唱采用真声(大本嗓)和假声(二本嗓)相结合的形式,既能表现得高亢激越,也能展现委婉含蓄的一面。表演时,一人上台演唱,台下众人“帮腔”,被称为“满台响”。

过去,传统蓝关戏的传承模式主要是师徒传承和家族封闭式的纵向传承,蓝关戏以保守的模式为后人留下了的古老蓝关腔韵,同时又保持了自己的传统风范。

蓝关戏以八仙传说故事为主要内容,上演的剧目有近百出,主要为《东游记》(又名《上洞八仙传》)与《西游记》两部大型连台本戏。19世纪初期,在莱州涌现出以龙埠、东季为代表的多个“连字班”。东季班以演《东游记》为主,称“文蓝关”,龙埠班以演《西游记》为主,称“武蓝关”,一文一武的精彩表现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因地域不同,蓝关戏逐渐形成以龙埠、东季为代表的东西两路。艺人们因此有一句口头禅叫做“十里蓝关音不同,音同唱不成”。此外,历史上民间艺人们还精编出许多富有生活气息的民间小戏,如《刘客钓鱼》《绒花记》《乌计国》《刘全进瓜》等,其中一些成为流传至今的优秀剧目。

蓝关戏发扬了弋阳腔适应性强的传统,“向无曲谱,只沿土俗”,与地方民俗相结合,植根于民间。它顺口可歌、通俗易懂,同时与时俱进,灵活变革,不断焕发活力。到19世纪末,龙埠、东季、马回沟、小河头等村红白喜事“非蓝关戏不请”。每逢各类庙会和山会,艺人们合作登台献艺,相互交流经验,用自己丰富的表演技巧和独特的唱腔语言赢得了观众的欢迎与喜爱,民间有着“去听蓝关戏,冻死也愿意”之说。

时过境迁,当年曾红极一时的弋阳腔在后来的历史中逐渐沉寂,但蓝关戏依然保留着传统特色,在莱州民间流传,不仅在人民心中有着不可替代的地位和影响力,也成为中国古代戏曲研究中珍贵的“活化石”之一。为了保护好这一不可多得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当地文化部门收集整理蓝关戏资料,组织专业院团创排蓝关戏剧目,开展公益惠民巡演,宣传普及地方戏曲文化。《四知太守》《仁义胡同》等具有时代特色的优秀作品走进大众生活,受到热烈的欢迎。这些行动既为人民群众的生活带来更多美好体验,也为蓝关戏在新时代的发展营造良好氛围,使其发挥和展现出自身独特的价值。

山东商报·速豹新闻网记者 王宇琦 实习生 孟知艺

 

 

速豹新闻网·山东商报编辑:叶福森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