造型古朴生动,形象传神逼真,内容丰富多彩,表演通俗易懂,定陶皮影凭借极具特色的魅力,在我国皮影艺术中独树一帜,为大众所喜闻乐见。定陶皮影是国家级代表性非遗项目,也是山东入选联合国非遗名录的八个项目之一。
定陶皮影是流传于山东省菏泽市定陶区的一种地方传统戏剧,至今已有约200年的历史。定陶皮影起源于清朝末期定陶县张湾镇后冯村,长期活跃于山东、河南、安徽和河北等地。相传,冯氏祖先于明代迁居定陶,他们受剪纸艺术启发创始定陶皮影,经过后人的继承和发展后,这项技艺被运用于民俗表演当中,不断改进和创新,最终形成固定的制作表演形式。
最初,冯氏祖先擅长剪纸作画,用纸板刻出不同的形象,拴在木棍上表演并编造故事。在自娱自乐的过程当中,他们发现普通的纸张不易保存,便开始尝试使用动物皮草刻制形象,按照木偶的形式改进制作工艺,通过增加关节来增强灵活性。他们还心灵手巧地在皮面镂刻多种图案,施以彩绘装饰点缀,使制作出的影人形象显得更加清楚、美观。
定陶皮影用牛皮制作,所刻人物高一尺有余,虽然形制巨大,但造型优美,细节丰富,做工精良,反映出高超的绘画技术和雕工水平,具有极高的观赏价值和收藏价值。制作一张皮影要经历复杂的工序,制皮、描样、雕刻等过程往往有专人负责,需要精湛的工艺和丰富的经验积累作为支撑。人物之外各类影件如案几、花轿、车马以及动植物等精美道具的制作和使用同样别具匠心。
演皮影戏需要真功夫,不能搞花架子,这就要求演员必须具备一定的表演功力,才能让观众感到满意。山东定陶皮影亦称“隔纸说书”,在继承和发扬我国传统戏剧表演艺术的同时,还汲取了说唱等民间文化艺术的精髓,逐渐形成了其独特且富有魅力的表演风格。定陶皮影戏的唱腔吸纳了其他地方戏曲、曲艺和民歌小调等艺术因素,有着丰富的音乐形象和表现力。演出中团队少则有六七人,多则有一二十人相互配合,成员分别肩负着演唱、伴奏和操纵影人等任务职责。
此外,这种戏剧艺术形式充满文化内涵,是皮影艺术的一个重要的地方分支,在地方文化中占有重要位置。在几代人的刻苦实践中,定陶皮影逐步发展壮大起来,成为深受当地人民欢迎的文化活动及民间艺术珍品,且至今保留着古传皮影的基本制作工艺、演出形态、表演程式、原始唱本以及古老影箱等丰富而珍贵的经验和资料。
此前,山东省菏泽市定陶皮影第七代传承人冯克献带着全家“送戏下乡”,得到了广大群众的喜爱与支持。神奇的传说和故事,精彩的民俗表演,精巧的民间工艺,悠久的历史文化,源远流长的传统技艺……定陶皮影这门古老而有生命力的民间艺术将继续发挥作用,为中华民族文化增辉添彩。它用栩栩如生的画面表现一个又一个精彩的故事,给观众带来一种精神和文化的熏陶以及美的享受,成为山东皮影戏当中一颗闪耀的明珠。
山东商报·速豹新闻网记者 王宇琦 实习生 孟知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