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大鼓也被称为“梨花大鼓”,起源于山东并在全国范围产生广泛影响。作为国家级非遗项目,山东大鼓渊源深厚,表演时曲调高昂,叙事抒情交融,得到群众广泛喜爱。如今,大明湖畔的山东大鼓依然是吸引游客来到济南游览体验的重要内容。
山东大鼓表演现场(资料图)
山东大鼓因最初其乐器除书鼓外,另用两枚农具犁铧碎片击拍,后取其谐音被称为“梨花大鼓”,从业艺人被叫做“唱梨花片的”。后来,表演所用的犁铧碎片也被改用为两枚铁片和铜片。此外,三弦、四胡等也被加入伴奏。
在清代刘鹗所著《老残游记》中,记载了江湖医生老残在济南明湖居听书的故事,引人入胜地描绘出王小玉姐妹(白妞、黑妞)梨花大鼓表演的精湛技艺。白妞年纪只有十八九岁,开唱前“连一根针跌在地下都听得见响”,唱罢后恨不得“余音绕梁,三‘月’不绝”。
书中记载的表演极为精彩,捧场的观众更是高朋满座,足以表明当时山东大鼓的极盛魅力。山东大鼓发源于鲁北、冀南一带的农村,为中国北方最早的鼓曲形式。山东大鼓诞生的时间可以追溯到明代中叶。明末清初,山东大鼓开始独立门户。到清代中叶,山东大鼓发展成为一种具有相当影响力的民间说书艺术形式。随后,艺人队伍明显扩大,艺术表现手段日趋完备。清代嘉庆年间,山东大鼓发展出五大分支,唱腔上形成了“北口老牛大摔缰调”“南口梨花调”“小北口”三大派别。清代同治、光绪年间,山东大鼓进入了新的发展时期。南口梨花调派中出现女演员,并进入城市演出。有“红装柳敬亭”之誉的王小玉姐妹于清光绪十年(公元1884年)济南演唱,引起轰动。《老残游记》 便描写了当时场景。王小玉姐妹为山东大鼓进入城市,广泛传播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也成为发展史上里程碑式的人物。1920年前后,梨花大鼓发展成为具有全国影响的大曲种,因其“所唱皆山东土调”“唱者皆山东产”而通称为山东大鼓。
时至清末,山东大鼓不仅在山东地区广泛流传,还进入河南、江苏、安徽、河北、京津、东北等地书场。山东大鼓班社纷纷出现,涌现出一批著名艺人,如“盖山东”董连芝、“白菜心”杜婉君、“响三省”郭彩云、“鼓界皇后”鹿巧玲以及谢、李、孙、赵“四大玉”等名家。山东大鼓表演时通常一人演唱或两人对唱,另有两三人伴奏。唱词基本是7字句和10字句。演唱者右手执鼓槌,左手操铁(铜)片,边敲边唱,乐师以三弦伴奏。从唱腔来看,山东大鼓属板腔体,一般分慢板(又称头板)、二板(流水板)、三板、快板等板式。其书目主要是中篇,唱自相间,短段只唱不说。
山东大鼓传统节目繁多,中篇有《三全镇》《金锁镇》《大破孟州》等数十部;短篇段书尤为丰富,以《三国》题材的唱段最多,有《东岭关》《长坂坡》等60余段,《红楼梦》《水浒》题材也有许多唱段。另外还有一些根据戏曲故事、民间传说故事编写的唱段等200余段。如今,在大明湖畔的南丰戏楼中,仍有山东大鼓、快书、相声、评书等各类曲艺节目接连上演,将济南曲山艺海之名不断传扬。
山东商报·速豹新闻网记者 王宇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