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头条  |  要闻  |  山东  |  中国  |  国际  |  文旅  |  体育  |  豹评  |  财金  |  教育  |  汽车  |  消费  |  视频  |  映像  |  周刊
首页>教育频道>领读 > 内容详情

“中国好书”《深海浅说》出版两年后 汪品先院士新讲“科坛趣话”

2022-11-22 14:14:33 大字体 小字体 扫码带走
打印

科学是严肃严谨的,但科学家极其丰富的内心世界,也需要有心人去发掘。继“中国好书”《深海浅说》出版两年后,海洋地质学家,同济大学海洋与地球科学学院教授汪品先院士又推出全新作品《科坛趣话——科学、科学家与科学家精神》。书中,作者通过一连串科学家的故事和科学趣闻,阐述科学的文化本性。尤其是避开了传统的正面介绍,从科学家的错误和争论入手,从正反两方面呈现出科学的迷人之处。

构筑科学与文化间的桥梁

汪品先,1936年生于上海,海洋地质学家,同济大学海洋与地球科学学院教授。一生致力于推进我国深海科技的发展,开拓了我国古海洋学的研究,提出了气候演变低纬驱动等新观点。积极推动深海海底观测,促成了我国海底观测大科学工程的设立。同时,还成功推进我国地球系统科学的发展,提倡强化科学的文化内蕴,并身体力行促进海洋的科普活动。出版有《地球系统与演变》《深海浅说》等著作。

此次,汪品先院士有感于科技与文化间的断层,推出融合科学与文化的新作《科坛趣话——科学、科学家与科学家精神》。新书选材不拘一格,不仅讲述科学家们的成功:他们如何“正确”的观察、推测与结论;也讲述了科学家们的失败:他们在推动人类科技进步的过程中犯下的错误、遭受的挫折。从正反两方面呈现出科学的迷人之处。此外,作者用故事分析问题,并在每章最后,利用“后话”进行总结,画龙点睛,方便读者更好的理解“科学、科学家与科学家精神”。在介绍本书创作渊源时,汪品先表示,缘起自己在同济大学开设的一门通识课“科学与文化”,目的是通过讲故事,从科学的文化源头出发,阐发科学的创新本质,“希望有助于大家纠正对科学的误会,不要把科学看得太严肃。”在汪品先眼中,“科学是好玩的。科学不光有用,而且有趣。”他将这种热爱注入文字,阐述他眼中科学的文化本性,也希望新作可以成为科学与文化间的桥梁。

看到“舞台”背后的科学家

科学成果就像是一台演出,大家看到的是舞台上的光鲜与亮丽,“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真要了解科学家的工作,要知道他们的成功之道,需要深入到舞台背后,看到实验室里的点滴汗水。

“涉及到源头创新的重大科学问题,最初的各种想法多数都是错的,只有其中一个后来得到证实,才是对的。”做出许多重大发现的天文学家哈雷也曾认为“地球是空心的”;《天演论》的原作者赫胥黎曾将深海软泥与酒精反应产生的硫酸钙当成是“原始生物”;曾经的英国皇家学会会长开尔文勋爵曾认为地球年龄不到一亿年……书中,汪品先特意选择大众熟悉的国际知名学者,走进“后台”,看到他们也曾有过的错误想法,但这并不是失败,正如书中爱迪生所说,“只是发现了有一万种方法是行不通的”。

同时,《科坛趣话》还致力于发掘科学家及其丰富的内心世界。比如,谦逊内敛的达尔文差点将进化论的发现权拱手让人;发明奇才特斯拉最终却潦倒一生;爱因斯坦和普朗克都差点“弃科从乐”……一个个生动的故事串起鲜活的科学家形象,一件件真实的案例反映出科学家丰富的内心世界,他们不再是课本上的一个个名字、科学定理里的一个个单位名称,而是和大众一样,有顾虑或缺陷,但也是勇敢与坚持的人。

​山东商报·速豹新闻网记者 朱德蒙

速豹新闻网·山东商报编辑:叶福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