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头条  |  要闻  |  山东  |  中国  |  国际  |  文旅  |  体育  |  豹评  |  财金  |  教育  |  汽车  |  消费  |  视频  |  映像  |  周刊
首页>教育频道>领读 > 内容详情

考古中国说

2022-12-05 10:28:07 大字体 小字体 扫码带走
打印

考古学连接着过去与未来,承担着展示和构建中华民族历史、中华文明瑰宝的重要使命。百年来,数代中国考古人栉风沐雨,远离都市,构建起中华民族连续的5000年文明史。

2022年是中国现代考古学诞生100周年。近日,由许宏、魏兴涛、唐际根等15位考古学者联袂推出的《考古中国——15位考古学家说上下五千年》(简称《考古中国》)正式出版,书中精选15处代表中华文明的大遗址,通过考古学家们讲述亲历的考古故事,生动阐释考古发现背后中华文明的大建设、大交流和大梦想。

意义重大但又枯燥寂寞的职业

关于中华文明,史学界曾有观点认为“东周以上无信史”,西方更是不承认中国拥有5000年的文明。但是,通过考古发掘,殷墟甲骨文的发现与《史记》中记载的商王世系实现了一一对应,从而实证了商王朝的存在。随之,长江流域良渚古城、黄河流域双槐树等遗址的发现,更是实证了中华文明光辉灿烂的5000年历史。

时间回溯至1921年,瑞典地质学家安特生与中国地质学家袁复礼共同主持了在河南渑池仰韶村进行的一次对古代遗址的发掘。这次发掘,充分运用了地质地层学知识、采用开探沟的发掘方法、绘制精细的测绘图和记录出土遗物情况,工作人员所做的工作从调查发掘、整理资料、比较分析、编撰报告、论述认识到发表报告论文,涉及了田野考古工作和研究的全过程,因此,也标志着中国现代考古学的诞生。

从1921年到2022年,中国现代考古学整整走过100年。为纪念中国现代考古学诞生100周年,《考古中国》一书于近日推出。书中,15位著名考古学者讲述了15个影响中国历史的大遗址考古发掘的故事,一同见证5000年中华文明的大建设、大交流和大梦想。  

谈起成书经过,责编王晴表示,策划一本考古通识读本是自己一直以来的一个心愿。起因是两年前的一则新闻。一位考古学家即便在生命的最后时刻依然还在坚持工作。“是怎样的一种精神让他把工作看得比生命还重要,我很奇怪。于是,我看了一些考古的入门教材、报告、纪录片和演讲资料等,对考古工作有了更深的理解。这的确是一份魅力十足但也非常艰辛的事业。”王晴介绍,考古学的魅力在于它连接了过去与未来,你永远不知道下一分钟会发现什么,这一发现又会解开怎样的历史之谜,“通过考古,可以知道我们从哪里来,可以更好认识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中华文明,坚定文明自信。当然,我也看到了田野考古工作的辛苦。常年在野外工作,大多数时候是枯燥和琐碎的,而且重要的考古结论不是短期就能得出的,需要数代考古人的努力。以殷墟为例,从第一次发掘到‘申遗’成功,考古人走过了近80年。”

15处大遗址的前世今生

百年来,无数考古人把一生都献给了考古事业,然而,其研究成果因为距离大众较远未能被了解和熟悉。因此,尽管已经有一些较为通俗的考古书籍,但王晴仍希望做一本不仅介绍遗迹和文物,且能让读者真正理解考古和考古人的通识读本。《考古中国》由15位考古学者亲历的考古故事组成,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许宏教授作总序,从空间与时间两个维度介绍了15处大遗址,从“大遗址”的重要意义阐述其定义以及它们对中国历史的影响,并从全球视野观察古代中国。

王晴介绍,正文部分,代表中国现代考古学诞生的仰韶村遗址、近年大热的三星堆遗址、被称为“中华文明前夜”的石峁遗址、最可能是夏都的二里头遗址、体现了雄心壮志的秦始皇帝陵、被称为岭南文化之光的南越王墓、南宋的海上文明使者南海I号、遍地黄金的海昏侯墓等,都在考古学家生动的笔触、缜密的推理下一一介绍给读者,“这15位作者从50后到70后,经历了中国考古学的转型与发展。这15处遗址从新石器时代一直到明朝,见证了灿烂的5000年中华文明,亦是中国百年考古的缩影。”通过他们的故事,读者能看到中国现代考古学是如何建立的,又是如何发展的。例如,最早考古工作者只能挖简单的长条沟,如今已可以从容地发掘10000平方米的大型宫殿遗迹。考古的工具也从简单的手铲、尺,到现在的海陆空联合作业,这百年间考古学的发展也是科技强国、文化强国的表现。  

除此之外,责编还和作者一起为每一篇文章编撰了一条入门级考古小知识,从考古文化类型、如何测年到古人吃什么,轻松帮助读者扫盲。“在附录中我们致敬了49位考古人、整理了30年来的300个重大考古发现以及5000年来的170个重要考古遗址,希望通过这本书能够让广大读者不仅了解考古发现成果,更对考古工作及背后的考古人有一个基本的认识。”王晴表示。考古工作是展示和构建中华民族历史、中华文明瑰宝的重要工作,考古工作者常年风餐露宿、青灯黄卷。百年来,数代考古人为探索未知、揭示本源进行着艰苦的求索,将这些数代人努力凝结的考古学术研究成果向大众传播,是一项非常有意义的工作。

|内容摘选|

仰韶:中国现代考古学的起点(1921) 

中国是龙的国度,华夏儿女作为“龙的传人”,数千年来一直将龙视作中华民族的精神象征。西水坡遗址所出土的蚌塑龙图是龙崇拜的真实反映,把崇敬龙的历史向前追溯到了新石器时代中晚期,表明龙崇拜的传统源远流长。

三星堆:青铜时代的奇葩(1929)  

在长逾 2000 年的时间里,古蜀人在这里繁衍生息,演绎了人类文明从孕育诞生、繁荣辉煌到走向衰落的完整过程。三星堆祭祀区第二次发掘出现的新器型,比如三号“祭祀坑”那件青铜顶尊人像,既充分说明了古蜀文化与中原文化有着密切的联系,又深刻反映出古蜀人基于自身的精神信仰及文化传统,对来自其他文明的文化因素进行了适合自身的文化选择与改造创新,从而形成了个性鲜明、独特瑰丽的区域文明。

二里头:3700 年前的中国第一王都(1959)

中国历史由“多元化”的邦国时代进入“一体化”的王国时代,具有划时代的意义。二里头文化是中华文明总进程的核心与引领者,是黄河文化和中华文明的主根和灵魂,也是中华文明多元一体、兼收并蓄、连绵不断特征的重要体现。

南越王墓:岭南文化之光(1983)  

从南越国时期墓葬和遗址出土大量域外之物,有一部分就是受海外文化影响的工艺品,可以推断公元前 3 世纪南越国就与海外文化发生了多方面的接触,海上丝绸之路至少不晚于南越国时期就已经开辟了。

南海Ⅰ号:南宋的海上文明使者(1987)  

南海 I 号是被封存的时间胶囊,带着千年前的故事浮出水面,我们得以看到南宋时期的微缩社会。南海 I 号的发现使得我们重新定位了临安府在南宋海上贸易中的地位,重新构建起临安府在东南沿海手工业和商业网络的中枢作用。 

清平堡:沙漠里的明长城(2020)  

长城是农业文明与游牧文明的边界,也是两者交融的中心。中华文明源远流长,2000 多年持续修建的长城就是证明。长城见证了黄河流域的农业文明与沙漠草原区域的游牧文明持续地交流,参与了中华民族的形成。

山东商报·速豹新闻网记者 朱德蒙

速豹新闻网·山东商报编辑:叶福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