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头条  |  要闻  |  山东  |  中国  |  国际  |  文旅  |  体育  |  豹评  |  财金  |  教育  |  汽车  |  消费  |  视频  |  映像  |  周刊
首页>教育频道>文化 > 内容详情

张炜:写诗,还要继续下去

2021-04-20 10:13:07 大字体 小字体 扫码带走
打印

《不践约书》是茅盾文学奖得主、当代著名诗人、作家张炜的最新长诗力作。该作品虽以诗歌为表现形式,以爱情为呈现线索,但实际上已超越传统意义上的诗歌概念和边界,是诗人自我超越、颠覆,贯通传统文化和现代主义的重磅之作。新书出版,值春暖花开之际,《不践约书》分享会日前在北京举行。张炜与著名诗人、中国作家协会副主席吉狄马加,著名书法家邱振中,著名诗人、批评家欧阳江河等好友一起,探讨、回顾了关于诗歌写作的历程和意义。

一部诞生于特殊时期的长诗

作为张炜最新长诗力作,《不践约书》共分为52节,虽然以诗歌为表现形式,以爱情为呈现线索,但实际上已经超越传统意义上的诗歌概念和边界,作家调动人文、思想、历史、哲学、文学、艺术等综合手段,以强大的精神背景和超出常人的写作能量,打造出一个具有巨大冲击力的复合性诗歌文本。

张炜认为,诗是文学的最高形式,而且不分时代和种族,没有什么例外。所以他在数十年大体量的小说创作中,也不断在诗歌甚至长诗领域进行探索。迄今为止,已出版10部诗集和若干长诗作品。《不践约书》作为自己的最新长诗力作,张炜表示,它诞生于一个特殊的时期,如同在序言中自己写到的:“在这样的时空中,我似乎更能够走入这部诗章的深处;也只有这次艰辛痛苦却也充满感激的写作,才让我避开了一段漫长枯寂的时光。”

分享会现场,吉狄马加表示,比起张炜在中国当代文学史上著名小说家的地位,自己更愿意称呼他为一位“诗人”,好像瑞典的埃斯普马克等很多重要的小说家一样,他们对外都将自己诗人的身份置于前列。在阅读张炜长篇小说的过程中,里面很多精致、细微的描写都是诗人独特的感受,实际上这种书写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是对语言的一种特殊的历险,这种诗性的写作手法融入到《不践约书》创作中,使得这首长诗为我们提供了对生命本源和意义的探索。

著名评论家、北师大教授张清华表示,《不践约书》是张炜进行自我突破、自我超越的产物。作者将中国的古典语言、自己的母语发挥到极致,并且在公共性的写作中保持了自己独特的个性,这表明张炜对语言进行了特别透彻的思考。汪家明表示,通过长诗可以看出,张炜的创作是在浓郁的诗情下写就,又在强烈的乐感中打磨而成,这需要诗人更高的技艺。同时,读者还深深地感受到了诗人日常生活中的逻辑和幽默,这是一种非常特别且珍贵的美。此外,邱振中、欧阳江河、王家新、西川、高兴、树才王超等多位嘉宾也发表精彩评论,探讨张炜与《不践约书》的艺术成就。

写诗这件事不能算完

分享会上,张炜也回忆了自己的诗歌创作路。1973年,张炜组织了那年没被推荐上高中的7位同学一起成立了一个诗歌小组。成员们开始疯狂地写诗。所以,从1973年至今,张炜表示,自己的诗歌创作没有停止过,“前年冬天,我遇到当年诗歌小组中的一个成员,戴着帽子,只露出两只眼睛。我看到他苍老的脸庞,口腔里只有两三颗牙齿,但他对我说,‘我一直在关注你的写作,你要记住,写诗这件事不能算完。’在去年疫情那段特殊时期,我不只是有居家的安静、思考和回顾,更重要的是目击、注视着我们的社会、人,所以也就有了《不践约书》的诞生。”

事实上,长诗要写得短才有价值。古代固定字数、平仄协调的诗歌形式如何运用到现代诗中,是一个重要的问题,更不用说诗歌的气韵和气质。在诗歌创作中的矛盾和坎坷像一座座高山摆在面前,张炜深知其中的难度。中国诗坛的一代代人需要接过接力棒往前走,才能解决传统中国诗歌与现代诗、翻译诗之间复杂、纠扯的关系。因此,张炜认为:“写诗的事情不能算完,我还要做下去,继续用我的努力对大家表达我的谢意。”

山东商报·速豹新闻网记者 朱德蒙

速豹新闻网·山东商报编辑:张艳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