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物是历史变迁的见证,也是文化传承的载体。依托馆藏文物资源对外进行展示、教育功能的博物馆则是文物活化的窗口,承载着地方文脉,也诠释着如何“让文物活起来”。记者自山东省文化和旅游厅获悉,基于山东特色的博物馆体系初步建成的现状,“十四五”期间,我省博物馆总数将达1000座,形成布局合理、结构优化、特色鲜明、功能完备的博物馆体系。
济南市博物馆年度汉代专题大展《“我从汉朝来”——文物世界中的汉代济南》
摸清家底,诠释“让文化活起来”
与“十二五”末相对比,全省注册的各级各类各所有制博物馆已从352家增长到603家,增长71%。在第四批全国博物馆评估定级中,我省99家博物馆成功晋级,新晋级博物馆中包括革命类博物馆16家。由此,我省博物馆总量、一级博物馆数量、二级博物馆数量、三级博物馆数量、非国有博物馆数量、新晋级革命类博物馆数量六个指标均居全国第一。以国有博物馆为主体、非国有博物馆为补充的类别多样、主体多元、充满生机活力、富有山东特色的博物馆体系业已形成。
基于此,我省通过可移动文物普查进一步摸清可移动文物家底。第一次全国可移动文物普查圆满收官,我省经普查共登录文物286万件/套,居全国第三位。同时,利用“一普”数据建设的全省可移动文物数据库综合服务平台——“文物山东”已上线运行,凝聚普查工作五年心血的普查成果丛书《文物山东》《博物山东》也已出版发行。
为盘活全省博物馆馆藏资源、促进文物藏品共享交流,“十三五”期间,我省举办各类展览3万余个。与此同时,我省也积极推动文物展览“走出去”,“十三五”期间举办文物境外展53个,展览文物总数一千多件(组),成为展现山东形象的“金名片”。
传承技艺,文保科研有序发展
传承文化基因、记录历史变迁的馆藏文物,在活化展示的同时也需要保护与研究。据悉,“十三五”期间,我省组织管理实施各类可移动文物保护项目208个,投入资金3.94亿元,涉及文物2万余件/套。在保护体系建设方面,初步建成了以省文物保护修复中心为龙头,地方重点博物馆为骨干,社会力量为补充的层次鲜明、职能明确的文物保护修复网络体系。
在人才引进和培育方面,聘请李化元等10位全国文物科技保护专家为“山东省文物保护修复咨询专家”,同时面向全省聘任了173名“山东省文物保护修复师”,涉及陶器、瓷器、青铜器、书法绘画等13个门类,此举属全国首创。
此外,我省还积极对接国家文物局重点科研基地,成立金属器、漆木器、砖石质、陶制彩绘保护山东工作站,并通过举办“国际文物保护装备博览会”加强与国内外的文物保护技术交流,深化了文物保护装备研发、生产和应用领域的互通互融。
完善体系,博物馆成旅游新热点
在文旅融合的大背景下,我省博物馆助力旅游发展,同时文旅融合也为博物馆提供了更广阔的发展平台。各地博物馆加强宣传推介、举办特色展览、开发文创产品、提高服务质量,借助重要节庆和文化惠民消费季等重要活动,找准了博物馆和旅游事业发展的连接点。在文创产品开发方面,“十三五”期间,全省200余家博物馆依托馆藏资源,开发融入山东元素、适应旅游发展、满足多样化消费需求的文创产品共计5600余款。
基于全省博物馆蓬勃发展、山东特色的博物馆体系初步建成的现状,“十四五”期间,我省将促进博物馆基本公共文化服务均等化,加强市、县、乡博物馆建设。鼓励并支持县域博物馆、纪念馆和文化综合体建设,消灭博物馆空白县,实现县级博物馆全覆盖。
与此同时,开展山东自然博物馆建设,支持项目所在地博物馆群建设。推进省内重点博物馆建设,丰富完善博物馆种类,发展专题特色博物馆和行业博物馆,培育若干有一定影响和特色的非国有示范博物馆。“十四五”末全省博物馆总数达到1000座,形成布局合理、结构优化、特色鲜明、功能完备的博物馆体系。
在提升博物馆公共服务效能方面,“十四五”期间,我省将实现博物馆年均举办陈列展览3500个以上,年接待观众1亿人次以上。实施“博物馆活态展示工程”,整合全省馆藏文物资源,支持联合办展、巡回展览、流动展览、网上展示,推出更多具有齐鲁文化特色的文物展览,提升文物藏品展示利用率,促进馆藏资源、展览共享。同时,拉长博物馆链条,推动老百姓身边的乡村博物馆建设,争取建设1000家左右的“类博物馆”,更好地贴近基层,服务群众。
此外,推进智慧博物馆建设。大力发展智慧博物馆。以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移动互联等新技术为支撑,推进博物馆资源共享化、服务网络化、运行一体化,构建综合感知、信息互联、智能融合的博物馆新形态。
速豹新闻网·山东商报记者 许倩实习生 刘海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