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头条  |  要闻  |  山东  |  中国  |  国际  |  文旅  |  体育  |  豹评  |  财金  |  教育  |  汽车  |  消费  |  视频  |  映像  |  周刊
首页>教育频道>文化 > 内容详情

孙膑拳:一部肢体语言版《孙膑兵法》

2022-04-02 15:47:02 大字体 小字体 扫码带走
打印

速豹新闻网·山东商报记者/编辑 朱德蒙 王宇琦

​中华武术对中国乃至世界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成为中国最具有代表性的文化符号之一。积淀了中国人特有的生存理念和处事法则的武术,凝聚着中华民族生生不息的文化基因和民族精神。源自山东的孙膑拳是中国传统武术百花园中的一朵奇葩,内涵博大精深,声名远扬。山东商报·速豹新闻网专访国家级非遗代表性项目孙膑拳代表性传承人刘海港,讲述这个古老且稀有的传统拳种和由此衍生的武学精神。

源自山东的古老拳种

战国时期齐国著名的军事家孙膑不仅为后世留下许多极富传奇色彩的军事案例,还创作了宝贵的军事著作《孙膑兵法》。相传,孙膑拳便是由孙膑所传。孙膑拳是我国武术中起源较早的拳术之一,因演练时多穿长袖衣,亦称“长袖拳”,一招一式之间以柔克刚,起承转合之中内涵玄机。脱胎于著名军事家智慧结晶的孙膑拳,也将其兵法中的谋略活化地运用到拳法之中,并形成了一套系统性理论。因此,孙膑拳也被称为一部肢体语言版的《孙膑兵法》。

刘海港教授孩子习武

据《孙膑拳谱》记载,其步法多为“蹒跚步”,蹒跚取于《孙膑兵法·数阵之法》中的“叛山而退”。此处的“叛山”即为蹒跚,意指撤兵时不走直路,孙膑拳步法亦遵循此道,步伐左晃右移,走弧、走圆而不停。另一方面,在出拳时,孙膑拳亦走曲不走直,曲中能够求直,攻中有防,防中寓攻。在搏击策略上,孙膑拳采用“空诓虚实晃、速巧绵软小”的十字要诀,亦表现出与兵家思想一脉相承的特性。

孙膑拳风格独特,拥有极强的技击性,且重实用,拳法以组合形式为主,每一手即为一个用法。孙膑拳有母架三十二手、小架六十四手、大架九十六手三个套路,分别具有不同的练习方式,体现了本门武学重在实用的特点。

“孙膑拳是古老且稀少的拳种,在很长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只限于师徒传承且秘密流传,并没有对外大规模传授,因而稀少。民国时期,当年的孙膑拳传承人杨明斋在青岛国术馆任课长,在强烈的爱国主义情怀感染下,打破拳法不外传的门规,广泛传教,让更多人学会拳法抵抗侵略。这才将孙膑拳广泛发扬开来,杨明斋成为近代重要的孙膑拳传承人。”刘海港介绍。

传习拳法中传递文化内涵

刘海港7岁开始随王建国先生学习少林武术。他的伯父刘峻骧先生是当代著名武术家,师承于孙文宾、郭古民、王培生等武学大家,精通多门拳艺。自小听父亲讲其伯父刘峻骧习武的故事,便一直想拜在伯父门下习武。伯父身在北京工作繁忙,1988年便安排刘海港前往青岛,拜其师兄、孙膑拳传承人孟宪堂先生为师习练武艺,系统学习孙膑拳。少年刘海港十分珍惜这来之不易的学习机会,拳不离手,日夜苦练。又因其人品出众,进步很快,得到了长辈们的喜爱,张万福、刘振厚、王玉奎等师伯、师叔们经常单独指点他,使其拳艺日益精进。1992年4月,刘海港参加首届青岛市孙膑拳武术邀请赛,即获得孙膑拳成年组全能第一名,次年再夺桂冠,成为孙膑拳传承人中的佼佼者。后来,刘海港如偿所愿,正式拜刘峻骧为师。

想到家乡的孩子们还没有学习武术的场所,1993年刘海港回乡创办了安丘市青云山武术馆,同时创设安丘市孙膑拳训练基地,开启传承发扬传统武术的毕生事业。在青云山武术馆,孙膑拳培训班常年开设,另外,小学和初中托管班、少年武术夏令营也吸引不少学生前来。说起教孩子们武术,刘海港不由得感慨时代的变化,“我们小时候练拳少不了挨打挨训,在师父的威严下谨慎练习。现在来武馆的孩子非常多,我们教学的关键便是要千方百计唤起孩子的兴趣,让他们觉得习练武术有意思,才能吸引他们继续学习。”

每一位孩子来到武馆的原因都有所不同,有的孩子在影视作品中看到决战群雄的大侠羡慕不已,对武术心生向往;有的因为受到欺负,想习得一招半式让人刮目相看……根据孩子不同的特点,刘海港制定了相应的教学策略,“比如,讲述武术的历史故事,能够吸引一些孩子的兴趣,另外,根据他们心中所期盼的效果,展示一些拳法技巧,能够极大地激发他们的好奇心。在教拳的过程中,首先要将武德传授给孩子们,习武决不能恃强凌弱。”

在刘海港的理念中,武术传习不能重竞技而轻传统,“熟练掌握竞技套路的招式会很好看,但是让人观后认为武术不过是‘花架子’,传统武术重实用,攻防分明,一招一式皆无虚发,更蕴含着浓厚的文化底蕴和精神内核。”

针对青少年群体开展孙膑拳的教学,让这项古老的非遗焕发出新的活力,也将传统武术精神不断传扬,“很多孩子离开武馆后,正直、正义、勇敢的精神一直在他们身上保留,遇事有担当,逐梦有豪情。即便日后他们没有将武术作为一生的职业,他们仍在不断践行其中的精神。”在普及武术教育的过程中,刘海港也有自己的“私心”,那边是在众多孩子当中寻觅到难得的“好苗子”,作为孙膑拳的“接班人”来培养。此时,对孩子品行的考量就变得十分重要,在对他们日后的传授中,刘海港也会格外注重文化与德行的培养。

探求当代的武侠精神

从汉字“武”结构来看,止戈即为武。武便是能够维护仁义、和平的实力,可化干戈为玉帛,“和”便成为了武术的至深境界。在刘海港看来,武术用肢体语言承载了厚重的中华文明,其传承绝不仅仅是技法的教授,其中的武术精神和文化内涵亦是十分重要。“经过代代相传与发展,武侠、武德的内涵有了深刻地发展,凝结出了独特的文化体系。”刘海港如此说道。

在中国传统武术精神中,应心怀悲天悯人之心,胸怀兼济天下之志,对需要帮助之人施以援手,更要兼具深厚的家国情怀。在民族危难之时,霍元甲、韩慕侠等仁人志士为国家、民族和百姓而奋勇抗争,化身时代英雄。和平年代,武者亦在为一方平安牵动心弦。日前,刘海港发出《致全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的倡议书》,倡议众位传承人在当下立足自身优势,做出应有贡献。刘海港多次捐款捐物回报社会,救助家庭困难的学生完成自己的大学梦想。武术的精神内核不曾变化,侠者精神在时代变化发展中却可以焕发出新的面貌。

近年来,刘海港还有一项重要的工作,便是联合众多志同道合之士,共同创建一个国家级非遗武术项目综合性传承体验中心。“项目已经开展了两年,目前仍在推进中。传承体验中心先在安丘创建,将我国国家级非遗武术项目汇聚在一起,供体验者了解、学习。待运作完善后,这种模式还可以复制到其他省份,集中力量将优秀传统武术文化做大、做好。时机成熟后,我们还计划沿着‘一带一路’线路走出国门。哪里有孔子学院,哪里就有中华武术,一文一武相结合大力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同时,在相互交流中,实现多方的沟通与借鉴。”刘海港介绍。

中华武术的传扬不分国界,无问东西。在时代洪流之下,面向国际的武术传习教授的也并非仅有技击技巧,更有千百年来蕴含其中的中华民族优秀的文化思想。借由武术这种“硬”技能,中国文明也可以“软”输出。

“武术的振兴发展,需要国家和社会等多方面共同创造有力条件。身为非遗代表性传承人,肩负着一份责任,我便是在一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排头兵’。让更多的人了解传统武术、学习传统武术、传承传统武术,就是我最大的责任和最重要的任务。我相信,在各级党委、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全体武术传承人的共同努力下,中华武术将发展得更好,将进一步提升民族自信心、自豪感。”刘海港说道。(本文图片由受访者提供)

速豹新闻网·山东商报编辑:张双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