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陈云峰
2021年初夏,组织上安排我参加省安全生产督导工作组,时间四个月。工作任务与环境的改变,既新奇,又陌生,让我感到有些压力。在端午节放假这天,我简单收拾行李,便前往百公里外的一个区里报到。
督导组一共十二个人,来自省直部门和周边三个地级市。初次见面,大家作了自我介绍,像一见如故,脸上都挂着微笑与信任。在这里,我认识了督导组组长赵清国,他来自省城,是文旅局的一位处长。我细细打量,赵组长50多岁年纪,中等个头,戴着一副黑边近视眼镜,目光坚毅,透着一股严肃。他穿着一件褪了色的浅蓝色短袖衬衣,衬衣扎在腰间。深色的裤脚下方,穿着一双半旧的黑色皮凉鞋。他说起话来温和而客气。
报到当晚,赵组长把我叫到他房间,对我说中心组让推荐一名副组长和一名临时党支部副书记,上报备案。他觉得我在组里党龄最长,要推荐我为副组长兼支部副书记。我一听,有点紧张,担心督导业务不熟,就说还是请有经验的同志担任吧。他说副组长也不是多大的官,就是给大家服好务,领着大伙干活而已。督导业务嘛,咱都是新手,可以边干边学。关于支部组成问题,专门开个党员大会,履行选举程序。等他说完,我也没有再推辞,就答应下来。接着,赵组长又和我一起商量如何划分督导小组,建章立制,确定联络员、资料员等事项,一直到深夜。自此,我便成了赵组长的搭档,要和他同工作、同生活,一起度过四个月的时光。
第二天上午,省安全生产专项工作督导专班召开全省视频会议,进行专题辅导培训,市中心组和区督导组都在本地组织收看,我们参会的视频会议室设在区应急管理局办公楼,是全省152个分会场之一。我们提前十五分钟到达会场。开会的时候,大家都认真听讲,唯恐理解不深不透,学不到真经。赵组长全神贯注,不停地记着笔记,他本子上的字迹工整而俊秀。
会议培训的主要内容是领导讲话动员,学习有关安全生产法律法规和文件精神,地方党委政府、部门、企业的安全督导共性任务清单具体操作规程。安全督导共性任务清单内容涵盖较多,要求督导人员通过手机下载APP进行操作,现场督导时可随时录入,最后由组长审查通过,提报到省督导专班。会议特别强调督导、宣传和服务三大任务。会议最后,播放《生命重于泰山》录像片。通过培训,我们强化了安全意识,熟悉了相关任务要求,心里有了底数。
下午,赵组长又召集大家进行深化学习,以熟练掌握APP平台的使用和操作方法。他让组里曾在教育督导岗位上工作过的牟主任,给大家逐条讲解清单内容。牟主任对照着共性清单,结合他以前的实践与体会,深入浅出地进行讲解,大家很有收获,熟悉了程序与方法。
赵组长说,他也是第一次来参加安全生产督导组,和大家一样面临着新的任务和挑战。他要求大家共同努力,通过边督导、边学习、边熟悉,力争做到不说外行话,不当“门外汉”,找准安全隐患问题,真正成为安全督导的行家里手。我们每个人都感到肩上的担子沉甸甸的。
我们所驻的区,有300多家化工企业,安全生产督导任务十分艰巨。赵组长带领大家注重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在靶向施策、精准督导、提升效能上下功夫。日常的督导中,我们以“三张清单”为抓手,对全区12个镇(街道)、24 个重点行业领域进行“全、精、准”督导,通过“查清单、看实地、列问题、限时改”等措施,督促各镇(街道)和有关部门快整改、抓落实、建机制。对发现的问题,深刻剖析原因,积极协调相关部门共同推进解决。同时,把督导过程中发现的问题形成工作报告,定期反馈给当地党委政府,形成安全生产闭环管理,推动督导工作见行见效。
赵组长对我们说,督导工作必须讲求严谨细致的作风,要把身子沉下去,通过现场核查,对重点行业领域、共性问题隐患集中分析研判,找准症结,为相关生产经营单位、重点行业领域提供精准诊断和专业指导,督促企业和有关部门从面上推进问题整改。在督导中,我们积极开展安全生产宣传宣讲进企业、进车间、进班组活动,督促推动企业主要负责人履行安全生产第一责任人职责,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和生产安全事故隐患排查治理制度,督促企业主体责任落实。赵组长根据工作实践,总结出《坚持问题导向,当好“四员”,扎实开展专项督导》的做法,得到省安全生产专项督导工作专班的充分肯定,在省专班工作简讯上刊登。不久,他又带领全组人员探索出《“加减乘除”,推进安全生产专项督导深入开展》的做法,即“加”强学习,统筹考量;“减”少疑惑,建章立制;“乘”势推进,优化服务;“除”却盲点,全面督导,再次得到省专班的高度评价,在工作简讯上转发,为拓宽面上工作思路,推进督导工作深入实施,起到积极有效的作用。
去企业督导时,赵组长深入车间、工地与有关人员问询安全生产情况,亲自到现场查看隐患整改落实情况。一次,对一家化工企业进行督导时,我们在会议室里核查资料,填报清单。夏天气温高,车间气味大,牟主任和小王主动要求去车间核查,让赵组长留在会议室核查资料。赵组长说,不到车间看看,心里不踏实。他把白色安全帽戴在头上,手握隐患整改台账,在企业人员引领下,顶着酷暑烈日,来到露天的化工车间核查。在一座几层楼高的塔罐前,赵组长对照着整改报告,仔细查看隐患整改情况。火辣辣的太阳直射下来,他脸上的汗水顺着两腮往下淌,胸前的衬衣被汗水洇湿了一大片。在闷热高温的天气里,大家深入基层督导,身上的衣服一天被汗水浸透好几次,经风吹干,留下一道道汗渍。
在朝夕与共的日子里,大家逐渐熟悉起来,关系融洽,亲密无间,像亲兄弟一样,工作和生活氛围非常温馨。
牟主任兼任资料员,每天到现场督导,还要汇集各小组督导情况和问题清单,当天报到省专班和市中心组,非常辛苦。在一次闲聊时,赵组长无意中听说牟主任快过生日了,便默默记在心上,悄悄安排联络员小王为牟主任准备一份长寿面和生日蛋糕。那天晚餐,等人员到齐,赵组长示意大家先不要动筷子。这时,小王端来一大碗热乎乎的面条,碗里还盛着个荷包蛋,端给牟主任,又把一个大蛋糕放到牟主任面前的餐桌上。赵组长说,今天是牟主任生日,我们共同祝福牟主任生日快乐!大家欢笑着一阵鼓掌。牟主任脸上泛着红光,激动地站起身来说,你们咋知道我的生日呢?遂叩手表达谢意。紧接着,赵组长和大家不约而同地唱起《祝你生日快乐》,歌声整齐、洪亮,在餐厅回荡。大家好似在为自己庆祝生日一样开心。牟主任在歌声和笑声中把蛋糕分成十二份,分别送给大家分享。那晚,我感到特别开心和快乐。
有一天,第三督导小组的宁主任感冒发烧,引起咳嗽,第二天起不来床,赵组长非常着急,立即安排小王去药店取药。赵组长来到宁主任房间,劝他安心休息,早日恢复健康。开饭前,赵组长从工作餐里盛出可口的饭菜,安排人员送到房间,宁主任非常感动。他康复后,更加努力地忘我工作。由于大家的共同努力,我们组的督导工作走在全省前列,区委书记、区长几次前来看望慰问督导组全体人员。市中心组也陪同省专班督查组来调研工作,现场指导,对我们的督导工作给予赞赏。
平时我们到乡镇、街办、企业督导,工作计划安排紧凑,一上午督导几家单位,等督导完,有时错过午餐时间。那天十二点三十分,一组和三组从乡镇回到驻地餐厅,等待着二组归来。赵组长是一组的,也在那等。饭菜上齐了,飘着诱人的香气,我肚子咕噜咕噜一阵乱叫,真想抓个馒头塞进嘴里。大家互相对望着,好似在问该动筷子了吧?小王的手机响了,是二组组长打来的,他们正往回赶,约十五分钟到达。还要等十多分钟,有的沉不住气了,动手拿起筷子,准备把菜夹进眼前的空盘子里。不知是谁说了声不行先吃吧,要不下午督导来不及了。这时,赵组长正襟危坐,一脸严肃地说等等!等着二组同志回来一起吃。大热天大家很辛苦,二组也辛苦。咱是个大家庭,要有饭同吃,有福同享!大家听了赵组长的话,点点头,默不作声。餐厅里静悄悄的,一直等到二组到来才响起碗筷声和说笑声。
随着时间一天天过去,督导效果越来越好。安全生产督导共性清单贯穿全年,中间也穿插着新的任务。根据季节变化和形势发展,省专班随时下达防汛、有限空间安全等新任务,我们都按照上级要求进行督导,做到善始善终。
晚上闲暇时相约一起散步,是大家加强交流、愉悦身心的一项活动。夜晚降临,大街上华灯初放,车灯闪烁,树上的蝉鼓噪狂鸣,悠闲的行人在路边漫步。这时候,我们便与赵组长一起,沿着人行道,一边欣赏夜景,一边聊天,谈笑风生。夜风吹来,顿感凉爽。越过一条条大街,不知不觉走了很远,都没感到累。赵组长知识渊博,一路上谈古论今,涉及到工作、生活、个人经历、人生态度、历史典故等方方面面,有的鲜有所闻,我们听得津津有味。我从心底涌起一股崇敬的感觉,仰慕赵组长善于学习的精神。记得我到他房间,看到他的床头、桌子上摆满一摞摞书籍,有很多“大部头”,他说这是利用空闲慢慢咀嚼的“营养餐”。在一次开展周五党员学习日活动时,赵组长说,业余时间不读书,不充电,大脑就像空的一样。学习是加强道德修养、提高业务素质、走向成功的一条捷径,希望大家养成良好的读书学习习惯。他曾多次在国家、省级刊物上发表关于学习的理论文章。通过交谈,大家知晓赵组长曾经参军入伍二十六年,做过政治工作,转业地方近十个年头。我想,怪不得他始终保持着刚毅的性格、矫健的行姿和谦逊的品质呢!
我知道赵组长是知名画家,还是一次偶然的机会。那天,赵组长让我陪着他去一趟市中心组,对有关工作请示汇报。市中心组组长是省直部门的许书记,她耐心地听取了赵组长的口头汇报,对我们的工作请示进行了答复,给出了比较中肯和符合实际的意见与建议。最后,她微微一笑,对我说,你们赵组长可是有名的画家,他的画很有名气呢!听了许书记的介绍,我惊异地看了看赵组长,赵组长微笑着说,不好意思,许书记高抬我了。
吃晚饭的时候,我便把赵组长会作画的秘密公开了,大家来了激情,纷纷表示饭后都去观摩赵组长作画,开开眼界。我也在想,这么好的机会怎么会错过呢。赵组长笑着说,有功底的可以跟着我学画,如果大家喜欢,我每人赠送一幅画作留存。一阵欢声,大家连连说好。赵组长声音顿了顿,脸上露出认真的表情说道,但有个前提,必须扎实干好工作,圆满完成督导任务。大家兴高采烈,饭吃得格外香甜。站在一旁的服务生是两个女孩,一高一矮,高的苗条,矮的稍胖一些,都抿着嘴在笑。她俩是利用暑假来实习的,态度和蔼,服务热情,端茶倒水,上菜上饭,殷勤而忙碌。赵组长把她俩叫到跟前说,你们这些天很辛苦,为了表示感谢,在你们入学离开酒店前,我答应给你们一人创作一幅画。两个姑娘连声道谢,脸蛋像盛开的花儿一样灿烂。
一个晚上,我看到赵组长的房间开着门,里面亮着灯光,他正站着提笔作画,我便走近观赏,一迈进他的房间,一股清新的墨香扑鼻而来,五脏六腑被熏染了似的,神清气爽。赵组长看见我来,直起身打个招呼,便继续作画。桌子上铺着一大块毡子,一张六尺长的宣纸平整地铺在毡子上,宣纸左半部分已经画上盆景模样扭曲的树干,右半部分画的是从树干斜出的长长的枝干,在高低错落的枝干上,有一对像凤凰一样漂亮、拖着长尾巴的红色寿带鸟,一只扭头回望,一只张口在叫,那对鸟的眼睛特别灵动,清纯可爱,仿佛是世界上无与伦比的尤物难以释怀,看到它,心被净化了一般。画面上枝叶间生出金黄色的花,点点簇簇,远近层次分明,犹如从仙境飘来淡淡的幽香,沁人心魄。我脱口而出,这是八月桂花香吧。赵组长说是的,我打算题名《馨香》。我对绘画认知肤浅,有些问题问得业余,赵组长也不责怪。当我问起他构思这幅画的灵感来自哪里时,赵组长便打开了话匣子:今天去一家企业督导,一进大门满院的桂花香像美酒一样醉人。我看见一棵桂花树吐露着芳香,情不自禁地上前打量,虬枝新芽,历尽沧桑,据主人说已百年有余。凭着这难忘的印象,我便尽可能地把它描绘下来。作画要有激情,激情是画家创作的生命之源,把激情融进画里,画作才有了生命力。我似懂非懂地听着,心想,这其中的学问,不是一时半会能悟到的。我又问,站着作画不累吗?赵组长说,当然耗费精力的。从构思,到布局,再到细描,上色,润色,哪步工夫都不能少。坐着画轻松一些,但运笔不能伸展自如,大幅创作受到高度和空间限制,自然是站着画更有力度,从容挥洒。赵组长告诉我,这幅画需要六、七个晚上才能完成,下一步还要在下方衬上土石,配有绿草、苔藓,略微点缀,画的空隙间还需蘸水润色,使画面颜色整体感强,不显苍白与突兀。随着赵组长边画边讲,我对绘画产生了兴趣。最后,等赵组长画完,我再次欣赏他这幅画作时,便感触到“馨香”两字文雅含蓄,画面构图大气,情景相融,用墨淡雅,细细品味,余芳绕梁,经久不息,刻骨铭心。
欣赏画作片刻,赵组长又拿出他的画册,翻给我看。他的画作,既有梅兰竹菊,又有花鸟虫鱼,还有山水风情,我惊叹不已。当看到一幅题名《琴弦》的画作时,我被赵组长的构思所吸引,画面是直立的一排排竹子,隐隐约约,雾气腾漫,在和谐而静谧的大自然中,一只飞鸟在竹林中穿行,仿若琴弦在弹奏出美妙的音符与乐章。那竹子的骨节,刚劲挺拔,不屈不挠,竹叶深绿,深浅有致,凌风傲气。看完画册,回味无穷,总觉得赵组长画风始终贯穿着淡雅格调,用墨虽浅,但能体现主题与神韵,惜墨如金,可以说是自成一体。我被赵组长的艺术才华所折服。后来我才知道,赵组长自幼习画,入伍后在武警部队时就参加了中央美院举办的首届艺术创作培训班,经过多位国内大师的言传身教,又加上他潜心研究国画典籍,他的艺术造诣达到一个新的高度。他是公安部文联会员、省美术家协会会员。二十多年来,他的作品在全国和省里举办的画展多次获奖,作品被编入《中国学著墨迹选集》、《世界传世名画法书鉴赏》、《亚洲艺坛名流》。多幅作品被文化部、省博物馆、省图书馆、外国贵宾所珍藏。
天气渐凉,蝉声渐弱,不觉到了秋天的季节。赵组长依然是白天带领大家督导,晚上挤时间为大家挥毫作画。他许下的承诺,像金子一样宝贵,大家都在默默地期待。随着吹来的秋风,我的心隐隐涌出一股酸楚,大千世界,季节变换,人来人往,赵组长带领大家一起督导,朝夕相处,多么开心,转眼间分别的日子越来越近,有一种说不出的滋味缠绕心头。我走进赵组长房间,他指着床头柜上厚厚的一大卷宣纸对我说,那是给大家画好的画,等盖好印章就大功告成。我的心一阵激动,能得到赵组长的画作,既是缘分又很幸运,我不禁说出您辛苦了!赵组长慈祥地看着我,一手紧握我的手,一手轻拍我的肩膀,用厚重的声音对我说,咱们兄弟一场,有缘相聚,后会有期啊!我的眼睛湿润了……
2021年10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