茌平是我的故乡之一。数年以“疼痛”作为个体生命与一座城的深层连接。我的记忆中密布蒙尘、灰色、干渴、贫穷、迟滞。十余年前,电解铝加工业引进这座城市时,正是生存资本与生命延续尖锐的二元对立期。那是一段发展的粗放阶段,现在回想那时的经历仍然不寒而栗。陈旧的思想,落后的技术,笨重而非系统化的实施规则,都将经济发展与环境污染置于两败俱伤的境地。
如今,重返茌平,有种时间折叠的意味。我能够看到法桐树的绿色保有持久性,你无需出门行走一路便必定要擦拭密布的灰尘,在外界做深呼吸已不是奢望,太阳和蓝天也可彼此相映,经济发展与恶性污染趋于平衡,茌平人的生活富裕而稳定。
多年前,我曾在茌平一家铝厂做化验员,那是信发集团之中的一个电解铝企业的微缩。那时,一部分铝料的来源是生活用品,比如废旧的铝合金门窗,废弃的铝锅、铝线、铝钉,再碎小的铝料都是无价之宝。
化验之余,我们会在车间里挑拣各种铝料,把它们和其它镶嵌的废弃物拆解开。这些铝料被投进巨大的筑炉里,上千度的高温熔化,加入硅、镁等元素,形成配比不同的铝棒、铝锭,以及后来的车轮毂。每当从异乡看到街道上飞驰的汽车,车轮中心那银亮的轮毂都会带来我内心的刺痛,你不知道茌平人那些隐藏于背后的劳动,是如何夜以继日地转化的。
如今并不需要那样耗费人力、物力又收效甚微的获取方式。信发集团已经更好地解决原料的源头问题,发掘了铝矿石资源,在国外进行铝矿石资源开采。
在环保建材公司现代化的车间里,我的内心是哽塞的。如今的污染物、固废都已经有了科学的转化。我看到火车智能卸煤系统,运用全自动双翻翻车机卸煤,翻卸过程还通过纳米级干雾抑尘,负压收尘。而且直接输送全封闭式储煤棚,全程不会出现扬尘的污染和浪费问题。过去的车间以大量人工为主,如今已是无人车间和大数据智能控制,这是进入后工业时代必然的趋势。
“世上本没有废物,只有放错位置的资源”,这个认知就可以看到信发集团在理念上的维度提升。对立思维走向了转化思维,没有所谓的有用和无用,好与坏,一切事物都可以进行对位转换。过去我们作为废物的炉渣、电石渣、粉煤灰渣,如今可以制成粉煤灰标砖,制砌块,脱硫石膏生产石膏粉、纸面石膏板等。原本的污染废物放对了位置,即可生成环保建筑材料。过去对废物与资源截然对立的认识自然被打破,反而成为了一体共生。
这些新生现象的变化与呈现,必然是企业人内在思维模式的全新打开。而思维的蜕变必然从疼痛的叠加中突围。“疼痛”会催生多层次的认知和智慧,早期,我们多半是对抗、竞争、抗争的内心行为,这是一种平面的认知范畴。真正的思维突破是立体化的纵向升跃,人类也正从文明竞生到了和谐共生的第四阶段。这也正是信发集团所提出的“循环经济”与“螺旋式上升”的思维模式,我们不再是之前的产业复制,而是创造。
一个集团企业,乃至一座城市,终于发生了由内而外的转变,在不停的创造中,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两者不再是对立,而是互生。一切事物都是可以相互转化与循环的,这就是顺势之道。其实,不仅仅是经济、生态环境的双择面向,纵向生态链早已在人类的长河中构建,宇宙生态、自然生态、能源生态、社会生态、人文生态,每一环都会影响彼此,每个人、每个企业、每座城市、每个国度,谁若是早早窥见这更本质的纵向生态链接系统,谁便会更早地从漫长的疼痛中生长出新的路径和面孔。
茌平,原本是一个县,现在,是聊城市的一个区。曾经所有贫穷和困顿的脱胎,都需要穿透自己的痛苦为代价,亦人亦城,你才能真正理解如何飞翔。(原文有删节)
文/刘爱玲(中国作协会员、山东省作协签约作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