融合多种艺术表演形式的沾化渔鼓戏别具魅力,观看渔鼓戏演出也成为当地百姓重要的娱乐活动。每到临近年尾时,渔鼓戏演出大多伴随着集市展开,或是串村搭台,唱腔明朗、婉转悠扬,观众沉醉其中,构成了极具民间色彩和生活气息的文化图景。
渔鼓又称道情,原为道士所唱的曲调,故得此名。又因为演唱时主唱者常怀抱渔鼓、手持简板击节说唱,进行各种抒情和叙事表演,故也有渔鼓之称。渔鼓源于唐代曲调,经过历代相沿,影响力不断扩大。明清时期,渔鼓流传渐广,成为比较流行的曲艺形式之一。
作为艺术形式之一,渔鼓遍布全国,但只有在沾化地区发展成为渔鼓戏,从曲艺演化为戏曲。清代雍正年间,沾化地区的渔鼓爱好者将其搬上舞台并化妆演出,随着演唱内容和角色行当的不断扩充,渔鼓表演逐渐发展为独立剧种。沾化渔鼓戏集渔鼓、地方歌舞、武术和渔民号子于一身,吸纳弋阳腔和其他剧种之优长,经历代艺人的加工、提炼和创作,在发展中衍化为以板腔变化为音乐体制的古老剧种。
在发展过程中,渔鼓戏逐渐成为比较流行的表演形式,不止在沾化地区,山东境内的不少地区都常有艺人演唱,渔鼓戏也成为具有山东特色的戏曲演出。渔鼓戏唱腔腔尾的接伴形式,渐由单一帮腔发展为齐声帮腔。主要乐器也由1副渔鼓增至5至6副渔鼓,和简板同时伴奏,并增加锣鼓烘托。此外,渔鼓戏将武术揉进戏剧动作之中,成为了一种兼具多种传统文化艺术于一体的民间艺术。
渔鼓戏的调式、旋律特点鲜明,发音独具特色。以五声音阶为主的渔鼓戏唱腔旋律婉转明朗,长于叙事又兼有抒情,具有极高的观赏价值。随着发展,渔鼓戏的剧本、体裁、内容也不断扩展,艺人们在长期的舞台实践中,运用“快简、慢繁”的方法,遵循渐变的结构原则,以“三句一扣”板式为基础,又创作出了“一句一扣”“小搓板”及“吹腔”“娃娃”等新板式。目前,渔鼓戏已形成明确的板腔体制。
渔鼓戏中各类板腔内的唱词安排,均以七字句的“前四后三”为基础,只在引腔、锁腔句中唱词做了移位变化,成为五二式(即前面五字后面两字)。唱词的韵辙,多数是一韵到底,并且上平下仄,段式内部形成循环对比。闪板起唱是渔鼓戏唱腔的基本句式特点,通常每半句闪一板(即空一拍)。
渔鼓戏伴奏的乐器分文场和武场两类。文场乐器主要有渔鼓、简板和唢呐等。渔鼓主要用于接伴梆腔及唱腔起、行、止前后过门,它以巧妙穿插的切分节奏为特点。简板负责完成配合鼓板掌握唱腔正常节奏。唢呐主要用于出将入相、升帐上朝场面,在堂鼓、小筛钹配合下伴奏曲牌。武场乐器有坐鼓、堂鼓、大锣、铙钹、手锣、云锣、小钗、筛钹等。
渔鼓戏的演出剧目,多以八仙等神话故事为主,包含修贤劝善戏、民间生活小戏和历史故事与传奇公案戏等,种类丰富多彩,涵盖社会生活多个层面。
有300多年的历史的渔鼓戏位列国家级非遗名录。为进一步弘扬传统文化,沾化当地有关部门对其进行了保护性发掘,从而能够使渔鼓戏得到更多关注。
山东商报·速豹新闻网记者 王宇琦 实习生 孙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