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头条  |  要闻  |  山东  |  中国  |  国际  |  文旅  |  体育  |  豹评  |  财金  |  教育  |  汽车  |  消费  |  视频  |  映像  |  周刊
首页>教育频道>文化 > 内容详情

“黄”“菏”相依 富贵名扬 走进“牡丹之乡”菏泽牡丹区

2023-06-14 15:59:32 大字体 小字体 扫码带走
打印

  黄河之水于此聚积,形成了湖泽河川与茂密的林木植被,使“伏羲之桑梓 尧舜之故里”的故事流传在齐鲁大地;黄河泥沙于此停驻,从黄河上游搬运来了沃野平原,使“富贵之花”铺展出一条地富民强的康庄大道。“天下之中”的美誉描绘的不只是历史的繁盛,沧海桑田间展现的不仅是地貌的更迭,一朵伴随新千年而得名的“牡丹”,在黄河水的浇灌与滋养下,讲述着此地独特的地名故事。

今年3月,“沿着黄河看地名”寻访行动正式启动。此次,寻访之旅走进山东省菏泽市牡丹区,探寻牡丹故事与其独特的地名文化。

名定牡丹:从湖泽到平原的故事

“这是一个很新的名字,但它的出现并不是要与本地的历史文化进行区隔。事实上,牡丹区从来没有脱离当地的文化延续。”对于“牡丹区”这个名字,菏泽市民政事业发展中心主任赵建优有着很深的感情。时间回到20多年前,就在2000年,经国务院批准,菏泽地区建制撤销,如今的地级菏泽市正式形成,原县级菏泽市同时改名为牡丹区。牡丹区与菏泽市,在地名沿革上可以认为拥有近乎相同的源头。“牡丹区原先就以菏泽为名,牡丹也同时成就了一个更大的菏泽。”赵建优表示,牡丹之名为菏泽在新时代的发展赋予了别样的意义。

“我们如今所处的这片广大的华北平原,远古时期,都曾是一片地势低陷的洼地,经由古黄河、泗水、济水的流经,事实上汇集形成了众多面积极为广大的湖泊沼泽。”赵建优表示,在古书《禹贡》中记载的“九泽”中,就有菏泽、雷泽、大野泽、孟渚泽四个湖泊汇集于此,当时,众多水脉汇集,大量河水淤积,无数植被生物得以在由此形成的广大的湿地中繁衍生息。而出色的自然条件,也引得远古先贤驻足安居。“‘伏羲之桑梓,尧舜之故里’这一说法告诉我们这片土地与远古人类的生存生产有着极为密切的关系,在远古史上有着不可取代的地位。”赵建优说。

 

传说华胥氏生伏羲于雷泽,《史记·五帝本纪》中也有着“舜耕历山,渔雷泽”的说法。传说,尧禅位于舜后,便回到少时受封的今菏泽地区定居,并最终于葬于成阳,对此,历朝历代均有志书记载。《吕氏春秋》云:“尧葬谷林”,东汉学者高诱说:“尧葬成阳,此云谷林,成阳山下有谷林。”《水经注》云:“成阳西二里有尧陵”。成阳的具体位置,应为菏泽牡丹区至鄄城县周边区域,牡丹区胡集镇尧王寺村部分古遗迹提示此处曾为尧帝的活动场所,菏泽古八景之一“雷泽秋风”也描绘了尧王寺附近随着时间流逝,“古祠倒塌,汉碑残缺,落叶纷下”的场景,证明其早在古代便成为文人悲秋吊古之地。

值得一提的是,近年来,在尧王寺村陆续出土了尧王妃中山夫人祠碑残片、尧母庆都陵残碑、明曹州太守范希正重建尧王寺朱砂碑等文物,它们彼此相互印证,证明此处确实曾在数个朝代被认定为帝尧陵,与位于鄄城县的尧王墓相互补充,共同确证了“尧舜故里”这一称号。

“随着黄河的频繁活动和改道与泥沙的逐渐淤积,自上古便存续的湖泽一个接一个地消失了。”赵建优表示,据了解,菏泽地区附近的水体随着时间推移逐渐缩减、东行,在宋时仅余“八百里梁山泊”,而一直延续至今的只有今东平湖部分水体。从湖泽到平原,地理形态上的变化深刻影响了菏泽的自然环境,干燥肥沃的黄河泥沙为牡丹在此地的兴盛提供了绝佳条件。在适宜气候的催化下,牡丹区最终成为牡丹生长的天然宝地。

“牡丹的种植始于隋唐,兴盛于明清,与黄河冲刷造成的地理变化关联极为密切。”赵建优表示,“菏泽”与“牡丹”,是一段与黄河有关的两个历史分野,也代表着一片土地的新旧两种面貌。随着时代的推移,牡丹这一文化概念越来越多地融入菏泽本地,如今的牡丹区位于菏泽市中心,也同时作为市政府驻地与牡丹产业中心发挥着无可取代的作用。

名传齐鲁:融入人民生活的牡丹文化

以花谋生、以花兴文、以花传名,漫长的牡丹培育史不仅让牡丹开遍了牡丹区的田野山岗、大街小巷,使人们的生活与牡丹紧密相连,也在牡丹区内留下了一大批以“花园”为名的区域,这些地名有的长盛明、清两代,直至今日仍然发挥作用,有的留下一段与花有关的美丽传说,在城市化进程中逐渐融入高楼大厦与大街小巷。

“菏泽牡丹栽培依托于牡丹区内大大小小的花园,这是牡丹区牡丹培育在千年来始终维持着兴盛的重要原因。”赵建优介绍。明清时期,牡丹区地区有着风格不一、大小不等的十几处牡丹园,如清道光年间的赵氏园、桑篱园,创于明代的毛花园,以及铁藜寨花园、大春家花园、军门花园等,都曾在历史上留下过响亮的名字。虽然这些花园如今已不复存在,但在其遗留下来的旧址上,数个花园又在新中国成立后纷纷重建,牡丹的培育与栽种工作得以延续。1959年,牡丹区存有赵楼、李集、何楼、毛胡同等众多牡丹园,它们后来又相互融合,聚集发展,形成了如今的曹州牡丹园、百花园、古今园等一大批牡丹园区。

 

“我们如今看到的曹州牡丹园是牡丹区牡丹栽种史的集中体现,也成为了牡丹地名的一处‘历史博物馆’。”赵建优表示。1982年,经政府重新布局,赵楼、李集等四家牡丹园合并为如今誉满天下的曹州牡丹园。以“观花楼”“天香阁”为建筑主体,国风园、国花门、国花魂、天香阁、桂陵碑等30余处地标星罗棋布于园中,使游人观赏牡丹的同时也了解到牡丹区独特而丰富的牡丹地名文化。在牡丹园东部,又有着“柳荫笼沙岸”“十里尽芙蕖”的古水河,同样引出了一段名传天下的古代战争。

“公元前354年,魏围攻赵都邯郸,齐王命令田忌、孙膑率军援救。孙膑率军围攻魏都大梁,使魏将庞涓不得不赶回应战,在桂陵发生战斗,最终魏国大败,庞涓也被生擒。”赵建优解释道,“围魏救赵”的典故事实上出自于菏泽牡丹区,故事中提及的桂陵就在如今的牡丹园附近的何楼村。文献记载,古桂陵“南有济水,北有濮水,沟隘遍布,地形复杂,林木茂密”,在明代,此处栽种有大片的柿树,盛时有4万余株,每逢10月,漫山遍野红果倒挂,在碧空金叶的映衬下美景如画,这便是菏泽古八景之一的“桂陵柿叶”。1997年,一座“桂陵之战遗址”碑亭在曹州牡丹园内建城,更增添了此地历史的厚重。

“牡丹与牡丹区的产业发展、城市规划、人民生活深度融合,也为牡丹区带来了独特的地名文化。”牡丹区民政局党组书记、局长高飞城表示,行走在牡丹区,宽阔的车道旁不时出现“牡丹北路”“牡丹南路”“天香路”等与牡丹联系紧密的街名。“除了在牡丹园内,我们还希望牡丹能盛放在牡丹区的大街小巷,真正融入民众的日常生活。”高飞城告诉记者,基于这种想法,牡丹区民政局自2004年至2022年规划命名了凸显牡丹地方文化的街路共18条,其中有不少以牡丹色系品种命名的街道,如祥云路、葛巾路、春晖路、朝霞路、香玉路、金阁路等,这些名称中提及的牡丹品种有的形如皇冠、洁白如玉,有的色泽绚丽、珍稀名贵,为牡丹区的街巷增添了别样的风情。

走出“天香路”,走进“繁花巷”,流连于“葛巾紫”,又遇见“香玉白”,这些街道路牌的安装设计统一采用国色天香牡丹图案和“中国牡丹之都”字样,色彩靓丽、线条明快,得到群众一致好评。“牡丹区以牡丹为名,却又不只是牡丹,它背后隐藏的还有一段漫长的牡丹培育史,同时也是牡丹区人民的生活史、牡丹区的发展史与菏泽的文化史,这些地名举措是与牡丹文化的一次交融。”高飞城表示。

名系曹州:黄河影响下的曹州古城

“曹州这一名称最开始起源于古曹国,随着历史发展与黄河活动影响,曾经发生过多次变动。”提起曹州古城,曹州老城文化顾问周建军表示。据了解,自公元578年起,曹州正式出现在历史舞台,作为著名的的黄泛区,曹州之名在菏泽地区曾多次往返,也促成了一段曲折复杂的地方史。“金朝时期,黄河于河南李固渡大决口,洪水泛滥达1年之久,原曹州城最终被完全淹没,被迫迁移到今牡丹区附近。”周建军表示,这同时是牡丹区与曹州相互关联的开始。

元代时,黄河水患仍然非常严重,明朝洪武元年,曹州被迫向南迁移,因为饱受水患而地荒人稀,故改曹州为曹县,这也是今菏泽市曹县的由来。此后范仲淹后裔范希正到曹县任县令,曹县又一次得到迅速发展。1446年,曹县重升为曹州,范希正在原金朝旧址附近重建曹州城,此后,曹州城的城址就再没有大的迁移。清代时,曹州升府,原曹州故城因境内有“菏山”“雷泽”,改名菏泽县。“直至如今,曹州之名已废弃不用,菏泽由县升市,成为菏泽市,古代曹州古城与菏泽县城则都指代了如今的牡丹区及周边区域。”周建军表示。

近年来,沿着范希正于建设曹州古城时划定的“七纵七横”街巷布局,一场针对曹州古城的恢复提升行动正在如火如荼地进行。“集文化寻根、地名溯源、旅游开发与商业发展为一体,经过周全的考虑与严密的布局,我们最终决定对曹州古城进行重建,这也是重新唤起菏泽城市文化的一项重要举措。”周建军表示。据了解,聚焦牡丹区西护城河以东、广福大街以西、北护城河以南,南护城河以北,以展示中心、关帝庙、范园、1446风情水街等主要景点,曹州古城一期工程已正式对市民和游客开放。“古城的恢复是一项长期和系统的工程,目前我们所呈现的仍然只是古城丰厚文化的一部分。”周建军表示,在后续的古城开发中还将发掘更多的牡丹区地名文化。

值得一提的是,以提升老城品质、增加老城商业价值为出发点,牡丹区民政局依托曹州古城项目的开发建设,打造了“老名新境”地名名片。通过墙版和3D裸眼视频播放的展示方式,将曹州古城原七十二街、七十二井、七十二坑、七十二牌坊的历史典故进行了逐一介绍。“我们在已建成的区域,还设置了曹州路、水洼街、永安塔、济归亭、励稼亭等地名标志,详尽介绍了其地名来历,将这些具有传统历史记忆和特色的地名重新植入古城建设命名体系中。”高飞城说,曹州“老地名”就此成为了古城文化的“新名片”,承载着地名文化,曹州悠悠千年历史得以真正在牡丹区重新扎根生长。

关注:牡丹区黄河滩区唯一村落郝寨村

李村镇郝寨行政村是牡丹区唯一一个位于黄河滩区内的村庄。据村内郝氏族谱中记载,明永乐三年,有陈氏族人由山西洪洞县迁至曹州西北约60余里处定居,取名陈家村。清咸丰五年铜瓦厢决口,黄河严重改道,陈家村整村陷落河中,又南迁至千米外的郝寨旧村,与郝姓等当地族群共建家园,取名“郝寨旧村”。

一次迫于无奈的迁址并未断绝黄河水泛滥造成的影响,此后水患仍然频繁发生。2018年,在黄河大堤东南800米处,一座名为“郝寨新村”的村落拔地而起,郝寨旧村全体村民阖村搬迁至新村,结束了屡遭黄河水患的历史,新的生活得以启程。伴随一座“郝寨”,新旧两村,郝寨村的历史与文化在黄河的见证下始终传承不绝,独特的黄河地名故事也就此形成。

如今郝寨新村内还设有一座民俗记忆馆,在牡丹区民政局与郝寨新村党支部的联合下,整理并展出了一系列具有历史意义的古老器皿和书籍文献资料等,此外,郝寨新村历史变迁对比图、历史沿革等同样得到了全面的展现。“以郝寨村等村庄为代表,我们也收集了数篇黄河流域地名故事,并将村庄变迁的历史录制成微视频并广泛传播,让人们铭记深厚悠长的黄河地名文化。”高飞城表示,在此基础上,积极发动社会力量与民间资源,在沿河地段打造的黄河地名文化长廊亦起到了较好的宣传效应。

山东商报·速豹新闻网记者 朱德蒙 于洋 通讯员 赵建优

速豹新闻网·山东商报编辑:叶福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