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头条  |  要闻  |  山东  |  中国  |  国际  |  文旅  |  体育  |  豹评  |  财金  |  教育  |  汽车  |  消费  |  视频  |  映像  |  周刊
首页>教育频道>要闻 > 内容详情

“山东考古成就展” 在省博开展

2021-07-09 08:09:08 大字体 小字体 扫码带走
打印

今年是中国考古学诞生100周年。从城子崖遗址发现,到大汶口遗址发掘,到齐故城、鲁故城取得重要考古成果,再到“中华文明探源工程”“考古中国”项目不断推进,山东考古工作走过了近百年的风雨历程。7月7日,“山东考古成就展”在山东博物馆开展,展现百年来山东考古做出的诸多开创性工作和所取得的辉煌成就。展览将持续5个月,展出200余件珍贵文物,形式涵盖陶器、铜器、玉器等,其中大部分文物是首次展出。

据了解,“山东考古成就展”由山东省文化和旅游厅、山东省文物局主办,山东省文物考古研究院、山东博物馆承办。展览由五个单元组成,“考古百年 奠基立业”单元从时间脉络梳理了百年来山东考古工作在不同领域取得的重要成就;“赓续发展 铸造辉煌”单元是本次展览的重要部分,以历史发展为脉络,通过大量文物展示了山东地区的灿烂文化,说明以山东为中心的海岱文化在中华文明的起源过程中扮演了非常重要的角色;“拓展创新 走在前列”单元部分主要从水下考古、科技考古两方面展示科技发展对考古工作的重大帮助;“中外合作 交流互鉴”单元从国际层面讲述山东考古对外的交流与影响力的拓展;“服务社会 贡献民生”单元则展示了考古工作在文旅融合、服务社会层面发挥的重要作用。

山东考古以城子崖遗址的发现和发掘为开端,发现并命名了龙山文化,发现了中国第一座史前城址,动摇了“中国文化西来说”,在中国考古学发展史上具有里程碑的意义,城子崖遗址因此获得“中国考古圣地”的殊荣。历经百年求索,对城子崖遗址开展的考古工作取得两个主要成就:一是建立起比较完善的从旧石器到新石器时代再到历史时期的考古学文化框架,特别是山东地区新石器文化谱系的建立和完善,是实证五千年中华文明的主要地区之一,也是中华文明传统绵延不断最有利的证据;二是揭示出齐鲁文化的深层内涵,以及其在中华文化传动形成过程中不可替代的作用。

据悉,展览展期暂定为3个月,以回望山东考古百年历程,探索齐鲁历史脉络,追溯华夏文明起源。

山东商报·速豹新闻网记者 许倩实习生 王宇琦

速豹新闻网·山东商报编辑:王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