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山东省民俗学会2022年学术年会上,山东大学儒学高等研究院教授、《民俗研究》副主编龙圣作题为《论“变婆”故事的社会隐喻》的学术报告。他从疾病和人的关系这一社会视角出发,将我国西南民间广为流传的变婆故事置于具体的社会情景中进行分析阐释。
民间故事中的现实依据
在我国西南地区,与变婆相关的故事广为流传。民间认为变婆是由人演变而来的一种怪物,身体表面长出毛发,瞳孔散发光芒,会对人类产生危害。通常流传于民间的变婆故事分两种,一种以人变为老虎为主题,另一种以人的死而复生为主题。这些变婆故事在黔、桂、川、滇地区皆有流传,尤其是在黔东南和桂北的苗族、侗族、壮族等少数民族地区传播甚广,或讲述其由来,或展现人类与其斗智斗勇的过程。
在许多研究学者看来,变婆所代表的是荒诞的、毫无科学根据的形象,来源于人类的想象,也是无稽之谈。在龙圣看来,变婆故事背后的社会隐喻是值得深入探讨的,他认为变婆原型是古代社会中身患未知疾病的人,民间对变婆的恐惧和排斥情绪是对疾病态度的折射。
“西南民间的这类故事有着悠久的历史,其雏形早在西晋时期就已经形成。西晋《博物志》记载:‘越皇国之老者,时化为虎。宁州南见有此物。’这说明当时人化身为老虎的故事在云南一带便有流传。元朝时期,这类故事情节变得更加详细;至明代,当今流传故事中的一些情节已有显现;至清代,文献收录的该类故事数量便已有许多。”龙圣介绍。
在诸多文献记载中,变婆的故事充满神秘色彩。然而龙圣认为,变婆从人的形态向虎的转变,其原因在于古人未知的疾病。《淮南子》记载:“昔公牛哀,转病也,七日化为虎。其兄掩户而入觇之,则虎搏而杀之。”这里讲的便是江淮地区,公牛氏一人由病化虎伤害其兄长的故事。根据龙圣统计,两宋时期关于人变虎的文献记载尤多,其中许多便提到一个关键要素,变化因疾而产生。
病患出现癔症等精神类疾病时,病重者会有攻击亲友的情况出现,如虎一般凶猛。其身边之人会因为恐惧而将其视为老虎;相反,病轻者没有攻击举动,也不会为亲朋、邻里带来伤害和恐惧,人们则仍可以把病患当作普通人来看待。“变婆的形象与疾病引起病患的身体变化以及人们对病患的恐惧有着密切关系。一方面,疾病导致病患在身体、心理和行为上出现类似虎的特征;另一方面,人们因恐惧这些病患而将之比喻为老虎。‘活人变虎’并不是说人真的能变成老虎,而是民间的一种隐喻,即人们把那些身心变化且具攻击性的病患比作老虎。”龙圣介绍。
现实矛盾与故事张力
在许多民间故事中,化身老虎的变婆会离开家园,不久又返回村落并引导老虎等野兽吃人,最后神秘消失。从龙圣整理的古籍资料中可以发现,变婆远离人群的行为并非主动为之,而是被迫的。远离故乡的变婆会因思念亲人而返回,同时也会引起村落中其他人的担忧,最终,变婆只得再次远离并消失。
“这些情节看似荒诞不经,但却表达了古代民间对未知疾病产生的恐惧,同时也折射出病患与家人、邻里在病患去留问题上存在的矛盾和张力。病患留恋家园与家人及邻里将病患进行驱赶形成一对矛盾,二者之间的张力正是通过这些故事情节的反复而得以彰显。”龙圣表示。
作为变婆故事中的另一部分,死而复生的故事也广泛流传在我国西南地区。死而复生违背自然规律,更加充满荒诞与不真实之感。但在龙圣看来,这种情节并非完全出自幻想。有的病患其实并未死亡,症状好转时,便会重新恢复体力而活动,便出现死而复生的情况。
“病患与家人及邻里紧张的关系,是在特殊的历史条件下形成的。最根本的原因是古代医疗水平有限,人们对某些疾病缺乏科学认识。随着医学的进步,当代关于变婆成因的故事流传呈现出弱化的趋势,取而代之的是另一类具有童话色彩、讲述人们智斗变婆的故事。”龙圣表示。
山东商报·速豹新闻网记者 朱德蒙 王宇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