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头条  |  要闻  |  山东  |  中国  |  国际  |  文旅  |  体育  |  豹评  |  财金  |  教育  |  汽车  |  消费  |  视频  |  映像  |  周刊
首页>教育频道>要闻 > 内容详情

从中轴线中阅读北京

2022-12-26 14:51:17 大字体 小字体 扫码带走
打印

  一座古老的城市承载着历史的记忆,留下沧海变化的痕迹。在北京的城市规划与设 计中,文化也融入其中并扮演重要角色。从形成之初至今,北京中轴线影响着城市格局的 形成,也潜移默化地融入百姓的生活,并在时代发展之下继续丰富。在日前进行的线上直 播活动中,北京历史文化及圆明园、教堂建筑专家刘阳用生动有趣的方式介绍北京中轴线这项古老的文化遗产。​

一条贯穿城市的“线”
  北京是一座有着3000多年历史的古都,虽在不同时期有着不同的称谓,但其中的古韵与城市形成的气质却一脉相承。春秋战国时期,燕国便以此为国都,称为蓟。历史中,辽、金、元、明、清代均以北京为都,也在此留下了特定的城市建制。
  南起永定门,北到钟鼓楼,7.8公里长的中轴线见证着这座古老城市在历史之中的变化,也将城市空间进行划分与定义。以宫城为中心的向心式格局和这条中轴线,是古代北京城市建设中最突出的成就,也是世界城市建设历史上最杰出的城市设计范例之一。
  “一根长达八公里,全世界最长,也最伟大的南北中轴线穿过全城。北京独有的壮美秩序就由这条中轴的建立而产生;前后起伏、左右对称的体形或空间的分配都是以这根中轴线为依据的;气魄之雄伟就在这个南北延伸、一贯到底的规模。”中国建筑大师梁思成曾这样赞美北京中轴线。
  北京中轴线是指北京自元大都、明清北京城以来北京城市东西对称布局建筑物的对称轴。北京中轴线南起外城永定门,先经先农坛、天坛、天桥地区,再经内城正阳门、中华门、天安门、端门、午门、太和门,穿过太和殿、中和殿、保和殿、乾清宫、坤宁宫、神武门,越过万岁山万春亭,寿皇殿、鼓楼,直抵钟楼的中心点,形成北京两翼对称的城市格局。这条中轴线连着四重城,即外城、内城、皇城和紫禁城,好似北京城的脊梁,鲜明地突出了九重宫阙的位置,体现封建帝王居天下之中的思想。
  “这条中轴线并非不变,而是根据时代的变化发展继续延长。2008年以后,这条中轴线的最北端延伸至鸟巢、奥林匹克森林公园等。城市的发展也在不断丰富这条中轴线的内容,古代、现代的城市建筑精髓汇集于这条线的左右,也见证北京城的沧桑变迁。”刘阳介绍。
      还原历史中的街景
  700余年以来,朝代更迭不断,但俯瞰北京,一条纵贯南北的中轴线始终清晰可见。这条线也被许多人称为北京的灵魂和脊梁。城市的秩序由此被建立起来,空间被进行划分,也形成这座古都特有的格式之美。
  “在一朝之都建立中轴线,一方面是为了强调封建帝王的中心地位,但同时也在奠定了北京以中轴线为中心,左祖右社、前朝后市(左为太庙,右为社稷坛,前为朝廷,后为市场)的总体布局。时至今日,我们仍然可以看到,北京日常使用的许多地名、街道名称在中轴线两侧呈对称性。”刘阳介绍。
  2012年,北京中轴线被列入《中国世界文化遗产预备名单》。近年来,北京中轴线申遗工作进入“快车道”。2022年,《北京中轴线保护管理规划(2022年-2035年)》公示,明确了北京中轴线的遗产区和缓冲区边界,并分类制定保护管理措施,既有效反映了文化遗产的真实性、完整性。2022年8月,国家文物局推荐“北京中轴线”作为我国2024年世界文化遗产申报项目。
  刘阳从小就对北京的历史文化有着浓厚的兴趣,从事影像和老照片研究已有20余年。在研究过程中,他收集了大量的关于北京中轴线和“三山五园”的照片。“我在收集照片之初,没有想到北京中轴线会进入世界文化遗产预备名单,只是想从不同时期的照片中发现不同的历史风貌和时代情况。近代时期,中轴线上的建筑就经常变化,经历消失与重建,而照片就是记录这种变化最好的证据。”刘阳表示。他收集的这些照片不仅可以帮助人们通过对比还原中轴线历史中的样貌,也对当下建筑的修缮、复建等提供重要的参考。
  刘阳将多年来收集的珍贵照片整理成《北京中轴百年影像》一书。这也为北京中轴线申遗工作提供了大量的佐证。“老照片在北京中轴线的研究中具有重要的意义,很多时候,当一些研究成果无法确定时,一张老照片的出现便可以立即还原当时的情况。从古老的照片中,我们可以看到当时的风貌,还原社会生活的场景,也尽可能地看到真实的北京中轴线。”刘阳表示。
       了解古老的文化遗产
  公元1272年,元朝在北京兴建都城,并以积水潭东北岸的一点为中心向南形成中轴线,建设宫城。从此以后,这条中轴线成为北京城前后起伏、左右对称的空间分配依据。元、明、清三朝,北京中轴线不断发展并强化,诸多文化与习俗随之形成。北京申奥成功后,这条中轴线亦在不断延续。时至今日,天安门、天坛、钟鼓楼等建筑仍是这座城市的中心。
  “《周礼·考工记》中提到对称、‘左祖右社’的城市建造理念。我国历朝历代都城都是依轴而建,比如洛阳、西安等,但北京是唯一一个按照中轴线等量建造的城市,将北京一分为二,完全对称。而且这种对称性在今天仍然以某种程度进行保留,是非常可贵的。”刘阳介绍。
  皇帝的朝堂之上,文东武西;皇宫东边设太庙,西边设社稷坛;城市格局亦如此,东为崇文门、崇仁门,西为宣武门、和义门。中轴线的影响具有延续性,一些城市发展依然遵循着如此的规律,比如,国家博物馆居东,人民大会堂居西。“中轴线是最能体现北京人文精神的一条线,已经融入到北京人的生活中,读懂了中轴线就读懂了北京。”刘阳表示。对北京中轴线的保护并非单纯对一条线的保护,而是在城市核心区近588公顷的大空间内,对遗产要素及其环境实行整体的可持续的保护,也是对历史延续和发展的保护。
  如今的北京中轴线不再是古时王朝统治建设的封闭空间,而是形成了开放贯通的区域空间。在这些空间中,历史的痕迹与百姓生活相融合,形成独特的景观。因此,刘阳给对北京中轴线感兴趣的人提出建议,理解感受它最好的方式便是亲身沿着这条线行走,感受从古延续至今的文化魅力。“钟鼓楼分钟楼和鼓楼,是北京中轴线上最高的两座建筑。北京民间有这样的说法,‘红墙黄瓦老皇城,青砖灰瓦四合院,豆汁焦圈钟鼓楼,蓝天白云鸽子哨’。这里最后一句讲述的就是曾经钟鼓楼的历史风貌。登上钟鼓楼,看白鸽萦绕,别有一番韵味。此外,在前门附近是北京雨燕的聚集区,这里的建筑构造特别适合其搭建巢穴,也是观赏这种北京特有鸟类的好去处。”刘阳表示。

山东商报·速豹新闻网记者 朱德蒙 王宇琦

速豹新闻网·山东商报编辑:叶福森